今年剛升格當阿嬤的阿珠姨,最近卻發現連爬個樓梯都喘得不行、連小孫子都快抱不起來。某天散步時甚至突然腳軟癱坐在地,讓家人驚覺有異,陪她到醫院檢查,竟發現是罹患了肌少症!
「我真的老了嗎?」她不敢置信地問醫師。醫師則說,肌少症不只發生在老人身上,即使未滿65歲,若長期缺乏運動或營養攝取不足,也可能中標!
「銀得好實肌」站立運動幫肌力加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與科技公司合作推動「銀得好實肌」運動講座,特別為中高齡民眾設計,透過站立式肌力訓練,運用簡單工具如椅子和彈力帶,就能在家輕鬆鍛鍊,不只預防跌倒,更能遠離衰弱老化。
根據衛福部建議,65歲以上長者:
1.每週應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2.每週進行至少3次平衡與防跌運動
3.站立、多走路、適當肌力訓練,是維持健康的關鍵!
不到60歲,卻像80歲那樣虛…
剛退休的阿珠姨分享,原本興高采烈迎接當奶奶的生活,沒想到這半年越來越「沒力」:爬樓梯就腿軟、菜市場買兩包菜就手痠,還有煮飯煮到一半就得坐下喘口氣。
她原以為只是年紀到了體力差,結果檢查發現肌肉量已低於標準值,確診肌少症。她苦笑:「難怪我這不到60歲,感覺像80歲了。」
肌少症是健康警訊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醫學中心副院長周立偉指出,65歲以上每10人就有1人受肌少症影響,其主要成因包括:
1.老化
2.缺乏運動
3.營養不良
4.慢性病控制不佳(如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
肌肉一旦流失的後果
1.肌力、平衡下降
2.跌倒風險增加
3.骨折、住院、甚至失能與死亡風險升高
更重要的是,肌少症有年輕化趨勢,不再是「老人的專利」!
預防勝於治療:從生活中養肌力
周立偉提醒,肌少症是可以預防、也能改善的疾病。日常建議:
1.多走路、站立、不久坐
2.每天進行簡單肌力運動(例如半蹲、踩腳尖、抬腿)
3.補充足夠蛋白質、熱量與維生素D(可諮詢營養師)
4.搭配物理治療師設計的個人化訓練計畫
另外,千萬不要迷信坊間偏方,包括喝補藥酒、按摩通筋骨,以及「多休息」反而讓肌肉更快流失!
肌少症警訊
1.走路不穩、容易跌倒
2.爬樓梯吃力
3.拿東西沒力氣
4.體重突然減輕
只要發現異狀,請及早就醫檢查,讓專業團隊協助對抗肌少症,讓行動力不被年齡偷走!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快檢查「肌肉流失」的3大徵兆! 醫師教你「增肌最有效」的關鍵飲食
·腿部肌耐力不足走不動,還要小心中風!醫授「3動作」防肌少症 每天走O步就能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