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的主要死因之一,在台灣,過去10年女性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2023年更有超過40名女性每日死於心血管疾病,是乳癌致死率的5倍。然而,社會普遍將心血管疾病視為男性專屬問題,忽略男女在生理構造、生活習慣與健康照護上的差異,導致女性在診斷、預防與治療上易遭誤判或延誤,嚴重影響健康與生命。

為提升社會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台灣女人連線自2016年響應國際「Go Red for Women」,訂定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為台灣「為女著紅日」,倡議改善女性心血管健康。今年邁入第十年,台灣女人連線與政府及醫界分享推動成果,並進一步呼籲關注女性健康的性別差異。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張博淵醫師強調,「女人不是不典型的男人」,醫學教育與大眾認知應強調性別差異,才能提供精準診斷與適當治療。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建霈秘書長則指出,女性的心血管健康與生理週期、懷孕及更年期密切相關,呼籲建立符合台灣女性特質的健康指引,讓孕產婦管理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強調,「照顧女性就是照顧家庭」。目前,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達22.45%,等於每5位女性中就有1位因心血管疾病過世。為此,政府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將成人健檢年齡從40歲降至30歲,幫助女性提早預防,降低風險。

女性心血管健康不容忽視,透過提高認識、及早篩檢與積極預防,每位女性都能擁有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國際婦女節的今天,別忽略女性憂鬱問題,懷孕、更年期、婆媳關係都是原因,這種個性增加罹病風險
.婦女節快到了,關注女性健康,雷射療法助改善尿失禁與更年期困擾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