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通化街的巷弄裡有家小店,賣的是河南道地的小吃豆腐捲。酥脆的外皮包著豆腐、高麗菜、冬粉和香菜,一口咬下口感飽滿又有層次,有顧客一吃就吃了18年。小店的老闆是河南人,來台後賣起家鄉味,養活一家人。現在店裡由兒子和兒媳接班,兩人從零開始學習,每天工作17小時,卻因為無瑕照顧孩子,導致兒子一度不認識媽媽。不過在夫妻倆不斷努力之下,成功讓小店打響名號。
豆腐捲外皮酥脆內餡紮實 夫妻齊心端出家鄉味
位在巷弄內的豆腐捲小店,一大早人潮就絡繹不絕,大家全都為了現點現煎的豆腐捲而來。豆腐捲下鐵板後,淋上少許的沙拉油,用小火慢煎,時間和火候的掌控是一大關鍵,什麼時候要翻面都仰賴經驗。豆腐捲要煎到表皮微焦,口感才能達到最佳狀態,酥脆的外皮內餡紮實又飽滿,裡頭滑嫩的豆腐,搭配鮮甜的高麗菜,還有冬粉跟香菜,點綴成絕妙滋味。不只有豆腐捲,老店的韭菜盒、蔥油餅、牛肉捲餅,都相當受歡迎,手工特製的餅皮,嘗起來特別軟Q。
已經快要70歲的老闆王天柱,是外省的第二代,因為爸爸是河南人,當年打仗跟隨國民政府來台,退伍後就靠著河南家鄉的麵食點心,拉拔6個孩子長大。起初只有賣韭菜盒跟蔥油餅而已,豆腐捲是私房的家常小點,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和爸爸回河南老家探親,也娶回了同鄉的太太高麗,結婚後想要創業的夫妻倆,靈機一動決定以豆腐捲為主打商品。
河南農村家常點心 豆腐內餡作法講究相當費工
豆腐捲是早期在農村裡的家常點心,一開始的外型跟現在不同,為了更方便入口,才把賣相改良成長方形。內餡的做法也很講究,首先是主角板豆腐,處理起來可是相當費工,分切成小塊後,豆腐還得經過重壓20分鐘到半小時,將多餘的水分排出。瀝乾水的板豆腐放上煎台,只用鹽巴和胡椒調味,小火慢慢的炒香。約半小時後將豆腐起鍋,放涼後才能進行下個動作,把脫完水的高麗菜,加入冬粉以及香菜攪拌均勻。
儘管兩人對自家的東西相當用心,品質把關也很嚴謹,不過起初因為沒有知名度,再加上大家對河南的豆腐捲很陌生,上門的客人寥寥無幾。但他們不氣餒,反而更加努力,一天工作快17個小時也不喊苦。
無暇照顧孩子險成缺憾 感恩的心發揚父親手藝
剛開始老闆娘高麗就算懷孕,也跟著先生一起做生意。好不容易撐到孩子出生,夫妻倆卻忙到沒有時間照顧,只好把孩子送回大陸娘家,請家人幫忙照顧。老闆娘高麗:「接回來的時候快兩歲,回來不認我那也是正常的。他一哭就是說我要找媽媽,然後我就說,我就是你媽。他心目中的媽媽不是我,是舅媽。」
雖然事過境遷,但是老闆娘高麗說,這始終是她心中的缺憾。等到兒子慢慢長大,狀況也改善許多,店裡的生意也漸漸做出口碑,一路走來有很多顧客支持,讓他們相當珍惜成果。
老闆王天柱:「我跟我老婆,只有一個就是感恩。我是覺得說,幫我爸爸他沒有發揚光大的,把家鄉味傳播出去。」夫妻齊心,胼手胝足打拚,努力傳承爸爸的家鄉味,河南風味的手工豆腐捲,讓人品嘗下去的每一口,都能回味再三。
記者/陳沂琳 黃鈞豪 責任編輯/陸禹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