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日軍在高雄壽山開鑿的軍事隧道。圖:台視新聞
日治時期,日軍在高雄壽山開鑿的軍事隧道。圖:台視新聞
  • 探索日治時期高雄軍事隧道,隱密坑道藏尋寶秘境。
  • 清代遺留下來的台灣關地界碑,見證打狗開港155年。

隱身山林軍事隧道 揭高雄壽山面紗

穿梭在樹林中,沿著陡峭坡地往上爬,為了探究高雄地區,早期日軍開鑿的軍事隧道,採訪團隊在探勘小組帶路下,來到高雄壽山一探究竟。手持探照燈,走進狹窄的山洞口,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因為通道狹窄,僅能容納一人通行。軍事遺址顧問 宋德威:「通常像這個坑道裡面,只要一進來,它就會有設計一個,類似像檢查哨,不管是熟的人要過來,或是不熟的,他都可以做一個警戒,那萬一有突發狀況,他就直接馬上可能就動作,而且可以看到這些結構,它都還沒有完成。」

由於坑道相當隱密,常有蝙蝠躲藏其中,在坑道內緩慢前進,更意外發現,這個鮮有人知道的坑道,竟然有人來過的足跡。軍事遺址顧問 宋德威:「我們可以看到,有這個塑膠的水管,這個看得出來就知道,絕對不是那個(日治)時代,也有問附近的耆老,他們也講說這邊,之前有一些遊民,或者是說一些,要挖黃金的一些尋寶人,他們就直接住在這邊,住在這裡面,疑似就住很久。」

一鑽進地洞,就發現地上長長的塑膠管線,一旁還有鐵盆水管,繼續前進,還看到生鏽的鐵槌、鋸子,現代才看得到塑膠儲水桶,全都藏在原始坑道內,在我們納悶這些東西,怎麼進來的同時,也不免好奇尋寶的傳說,因為高雄市壽山古稱埋金山,傳說日本撤退離開台灣時,在山上坑道埋下不少寶物,繪聲繪影的傳說,自然吸引尋寶人前來,而日軍開鑿的坑道四通八達,裡頭當然也少不了防禦設施。

為了抵禦敵人攻擊,坑道口的前後,都有設計槍眼。圖:台視新聞


坑道出入口各有槍眼 探密壽山隱密碉堡

靠近洞口的石灰岩壁上,就有當時的射擊槍口,山訓教官說,為了抵禦敵人攻擊,坑道口的前後,都有這樣的設計。軍事遺址顧問 宋德威:「像我們來到這個地方就會看到,這裡也有另外一個槍眼,跟剛才入口那邊,這邊是出口,那原則上是在兩個進出口,都有準備的地方,也就是在這邊做防禦,就萬一真的敵人攻進來,他沒有辦法他就趕快撤,他可以的話就攻擊。」

離開坑道我們繼續尋找,藏在壽山上的隱密碉堡,穿越樹叢沿途還看得到,過去戰爭的痕跡。陳舊砲車,儘管被樹枝枯葉覆蓋,但仍然可以感受到,過去戰爭時的氛圍,這條登山古道,在戰後由空軍防砲部隊接收,直到民國65年左右撤退,之後海軍陸戰隊,當成特種訓練場,過去一直是軍事管制區,民眾無法進入,直到民國92年,英國領事館官邸開放參觀,這條歷史悠久的古道,才又再次重現世人面前,如今這條古道,在探勘小組的重新探究下,不但找到十組日軍防空碉堡,更意外發現消失多年的,台灣關地界碑。

宋德威介紹當時發現高雄台灣關地界碑的位置。圖:台視新聞


清代台灣關地界碑 見證打狗開港155年

樹木纏繞殘破碉堡,過去是二戰末期,日軍為了防禦高雄港,所搭建的,而這兩層樓的碉堡,正好就藏在史溫侯古道周邊。軍事遺址顧問 宋德威:「這條路上面為什麼會發現,這個石碑,因為石碑發現位置,是在離我們大概差不多,一百多公尺的位置,它就在大馬路古道邊,那跟這些結構都是一樣,當時就是可能是日軍,他們要做一些建設,或者要做一些整治,他沒有很好的建材,他也沒有辦法馬上去做磚頭,可能就是直接利用,現有的一些石塊,那我們在整理完了以後,發現那個花崗石條上面,是圓形的,確定之後這個是一塊古碑,再慢慢整理那個,台灣關三個字就出現了。」

地界碑刻有台灣關地界五字,是清代台灣海關的重要史證。圖:台視新聞


花崗岩材質的地界碑,長107公分,寬26公分,厚9.5公分,被發現時已經斷成兩截,上頭清楚刻有台灣關地界,五個字,過去就曾在高雄,發現過三座相同的地界碑,如今隨著第四座被發現,見證清末天津 北京條約,簽訂後海關的歷史,更是清代台灣海關的重要史證。如今更傳出,第五塊台灣關地界碑也已經現蹤,不禁令人猜想,清代哨船頭台灣關,與英國領事館,到底立了多少界碑,引發史學界熱烈討論,從壽山隱密的軍事坑道,到清代台灣關地界碑的發現,類似的歷史痕跡,仍隱藏在高雄壽山中,等著後人重新閱讀這段珍貴的歷史歲月。

責任編輯/鄔凱雯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