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 生活 腦中風年輕化! 危險因子吸菸「血管較狹窄」 2023.04.24 15:30 國內腦中風就醫人數逐年成長,去年突破47萬人,其中腦中風也出現年輕化趨勢。醫師提醒,吸菸會讓血管變得狹窄,是腦中風的一項危險因子,而平時的飲食、壓力與生活習慣也與腦中風息息相關。去年47.1萬人腦中風... 健康 心電圖看不出變化不代表沒問題 心血管疾病該哪一科... 2023.04.08 21:04 當出現悶、喘、心律不整症狀時,建議應先找心臟科醫師看診,台大醫學院心臟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說,檢查心血管問題,可透過基本心電圖、X光片、抽血等做初步的檢查。多種檢查找出病因心電圖對於心... 健康 培養7個好習慣!拒絕三高來找碴 還能預防生活習慣... 2023.04.02 21:23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80期三高引發的疾病稱為「生活習慣病」,這表示三高有好大一部分是因為生活習慣而來,因此,把生活中不好的習慣去除,在各方面培養良好的習慣,正是擊退三高最好的方式。1.戒... 健康 全台每8人就有1人恐罹腎病!三高者的的機率更高 2023.03.25 21:09 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功能除了像過濾器一樣,排除身體多餘水份及代謝廢物以外,也包含維持必要電解質平衡、酸鹼平衡、調節血壓,甚至會製造重要的內分泌賀爾蒙,像是腎素、紅血球生成素、維生素D等。腎... 健康 黃斑部病變是視力殺手5族群是高危險群 這類工作... 2023.03.21 20:19 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常發生「黃斑部病變」,其中高達10~15%的病人會造成中心視力嚴重失明。根據統計,全台65歲以上長者,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其5個族群是高危險群,應該要特別注意。1... 健康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 護腎和保心肝一樣重要出現8症狀... 2023.03.09 20:00 國際腎臟病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ISN)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Kidney Foundat... 健康 走路會喘、胸痛、三高降不下來 透過1檢查確認有... 2023.02.23 21:21 衛生福利部公布2021年國人10大死因,除了癌症之外,心血管疾病高居第二位,在國人生活習慣及不良環境下,心臟疾病發生年紀也更年輕化,常常聽到3、40歲的中年人猝死或是心臟病發,因此,透過檢查早期發現並... 健康 連日40多歲男急性心肌梗塞送醫!醫揪「共同元凶」... 2023.02.13 19:35 國中就開始抽菸的何先生,沒有任何慢性病史,某天中午突然心悸、頭暈、冒冷汗、全身無力、呼吸急促,緊急送醫後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幸以心導管打通血管、放置支架後撿回一命。沒檢查不知道 當心突心肌梗塞嘉義大... 健康 高血壓病患容易併發2疾病? 頭脹、酸痛是初期徵... 2023.02.11 22:19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互為共病,臨床上,許多病患容易同時罹患三高疾病,大部分原因與現代人的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缺乏運動的生活習慣有關;但多數人通常等到症狀出現時,才會發現血壓、血糖、膽固醇已經偏高或過高... 健康 常吃高油高鹽的外食族注意!三高中的這項數值恐超標... 2023.02.08 20:17 根據2015~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06%,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推估全台有超過475萬人罹患高血壓。但是,「2018年健康促進... 健康 「瞳孔外多一圈」恐是高血脂徵兆!全台每4人就有1... 2023.02.07 20:44 春節歡樂團聚之際,大魚大肉吃下肚,是否發現身體產生了一些變化?有時突然感到胸悶胸痛,或是更容易感到疲勞乏力,小心這些都可能是高血脂的前兆!根據衛福部於2017至2020年調查,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大... 健康 元宵吃湯圓!花生、芝麻4顆=1碗白飯 營養師示... 2023.02.05 20:00 元宵節到來,依照傳統習俗,大多數民眾都會在元宵節當天烹煮元宵祭拜神明與祖先,再與家人一同享用,也寓意著「吃一顆湯圓就會長一歲」。而元宵到底是什麼?元宵用糯米製成 暗藏不少熱量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 健康 別以為年紀輕有三高沒關係 當心提早發生1種功能... 2023.02.04 21:39 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年輕、體能還很好,即使常熬夜、喝酒、暴食,老是時胖時瘦,從不會覺得自己的健康可能會出問題,往往直到健檢時才發現,年紀輕輕就有三高、肥胖等問題。專家提醒年輕人也要注意定期檢查三高、了解... 健康 37歲男突暴肥10公斤、罹高血壓! 醫搖頭:愛吃... 2023.01.15 22:30 一名37歲的邱先生平時工作忙碌加上偏愛吃油炸食物,每日工作的休息用餐時段最常選擇速食解決,他認為速食取餐快速方便且美味,常常一週內可連續四、五天都選擇吃速食;某個週末,突然心血來潮翻出一件許久未穿的褲... 生活 疫後鬆懈? 不運動人口增3% 另類國安危機 2023.01.15 13:00 新冠疫情燒了超過3年,讓許多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其中運動習慣有惡化走向。台灣健康運動聯盟發現,在疫情前,國內不運動的人口好不容易下降到15%,結果去年又增加到18%,如果沒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恐怕會讓疾病... 健康 三高族群每天都要動一動! 遵守「3規則」 才能動... 2023.01.09 20:23 ❶運動會消耗大量的糖分使血糖下降,可能出現低血糖的情形,所以在運動時,要隨時察覺自己的身體反應,若發現流汗量比平常多,感到飢餓、身體發抖等,要立即停止運動。為了預防低血糖發生,運動時可隨身攜帶糖果備用... 健康 冷空氣又要來了!心痛切勿輕忽 慎防1疾病發作 2023.01.04 21:29 連日持續低溫,導致多起急病救護案件發生,高市聯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戴大信提醒民眾,除了保暖之外,有心血管或三高疾病的患者,應額外注意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若出現胸口悶、痛、呼吸喘,甚至是盜汗或昏眩等症狀,... 生活 寒流發威! 醫示警當心「猝死危機」找上門 「4類... 2022.12.17 17:13 寒流來襲,民眾猝死意外頻傳,有醫師發文提醒大家,就算是在室內,也有猝死風險,包含換衣服時、洗澡前後及睡眠中,在室內低溫的環境下,可能會讓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提高血管阻塞的機率,呼籲民眾也要注... 健康 寒流報到泡湯取暖好舒服 下水前必知10件事三高患... 2022.12.16 21:04 1. 酒醉飯飽不宜泡湯,飯後40 分鐘才可泡湯,否則會消化不良。2. 泡湯前先沖洗身體,衛生第一。3. 結伴同行相互照應,慎防滑倒,安全第一。4. 如有開放性傷口、皮膚病、感冒、眼疾等不宜泡湯,以免發... 健康 心血管疾患注意保暖 學習日本人生活飲食3原則避免... 2022.12.14 20:00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這幾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中,癌症仍然是國人死因榜首,但心血管相關疾病,對於國人的影響,卻也不容小覷。心血管疾病除了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包括「三高」中的高血壓、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