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 健康 早餐吃錯小心愈來愈胖還會得糖尿病! 營養師揭「... 2024.01.05 15:00 不少人早上為了趕著上班、上學,早餐經常匆匆打發,或是因為起床太晚來不及,乾脆把早餐跟午餐併在一起吃,但早餐學問大,不僅是一天元氣的開始,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更可以維持血糖水平,減少糖尿病風險!早餐不能... 健康 別以為瘦子沒膽固醇問題 5危險因子+高膽固醇心血... 2024.01.04 15:51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膽固醇的高低與遺傳及生活型態有極大關聯。平均7成膽固醇偏高的人,有家族遺傳史,其餘3成則是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造成的。馬偕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麗卿表示,絕大多數的膽固... 健康 走不到1萬步怎辦?義大利研究:每天走路xx分鐘就... 2024.01.04 15:47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運動有益健康這件事大家都懂,但很多人都覺得:「光說很容易,但真的要做卻很難。」不過研究發現想要運動強身一點都不難,只要花15鐘走路,每星期做4次,就可以延年益壽,而且無論老... 健康 心肌梗塞發病前6成男性無症狀 掌控3危險因子「心... 2024.01.04 15:41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的猝死,讓大家更關注較容易好發在冬天的心肌梗塞,是否有些危險因子可以先預防呢?美國曾經有過研究,研究人員從1948年在佛拉明罕城市持續紀錄該區民眾的心血管疾... 健康 喝酒不只傷心、傷荷包還可能傷神經 復健醫提醒喝酒... 2024.01.04 15:33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文:毛琪瑛醫師(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復健科診所資深顧問醫師)連假剛結束,一位年輕人進診間告訴我,前天開始右腳踝及腳板外側開始麻木,測起來比較像周邊神經的問題。他接著提到,之... 健康 孩子早上愛賴床、叫不醒! 醫揭「睡前做3件事」更... 2024.01.04 15:26 孩子早上爬不起床?昨天又熬夜打電動嗎?先別錯怪孩子,其實孩子跟大人一樣,賴床或者貪睡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喔。不過賴床,又拒絕起床,每天早上都像是打仗一樣,這可能就讓家長頭痛了。為什麼有些孩子早上會賴床呢?... 健康 體重正常也得小心!醫點名「這1種人」血管堵塞不會... 2024.01.04 15:24 糖尿病若不積極控制血糖,容易引起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性心臟病也是風險之一。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糖尿病會影響心臟神經,糖友出現血管堵塞時可能感受不到胸痛,造成診斷困難,建議民眾保持健... 健康 晚上睡覺冷到不行? 專家大讚「蓋被子前1動作」馬... 2024.01.04 15:16 寒流來襲!這幾天東北部已經冷到不行,週末還可能有個位數低溫,想必許多人早上上班、上課的時候都很難離開棉被!但偏偏有時冷過頭,屋內好冷,連蓋被子都覺得冷,該怎麼讓被子更暖和呢?4招讓棉被更暖 擴大蓄熱效... 健康 顫抖、吸不到空氣...身邊的人恐慌症發作怎辦?醫... 2024.01.04 15:03 恐慌症發作(Panic Attack)會有強烈的生理反應,患者會顫抖冒汗、出現窒息感、覺得自己快死了一般,這時你除了在一旁驚慌失措,還能做些什麼呢?恐慌症發作 3技巧緩解情緒心理諮商所余佳容所長分享簡... 健康 醫激推「葡萄」解嘴饞!降血壓、消水腫 對記憶力也... 2024.01.04 14:59 台灣葡萄因為溫室技術發達,幾乎一年四季都盛產,但11月至1月是葡萄的自然產季,這個時候的葡萄便宜又好吃!葡萄4大益處一次看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張瑜芹主治醫師指出,葡萄是孕婦媽咪最理想的解饞水果,並分享對... 健康 心情差、壓力大就想吃!情緒性進食怎麼戒? 專家推... 2024.01.03 16:12 每天總是忍不住訂手搖杯,辦公桌上一定有含糖飲料不喝就難受,算是成癮行為嗎?天天訂手搖杯不喝不行 含糖飲料類似毒品上癮?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解釋,「成癮行為」在心理學有嚴格定義,必須具... 健康 每天只吃一餐體重仍沒降? 專家揭「真正影響關鍵」 2024.01.03 15:50 不自覺體重上升,要注意以下現象:你是否因工作、家庭兩頭燒,面臨巨大壓力而開始暴飲暴食?或是上班時間太匆忙而吃飯速度快?常常需要一邊工作一邊吃飯?加班完只想吃宵夜慰勞自己?發現最近愈來愈常叫外送飲料?壓... 健康 體內1指標失控將威脅心血管健康 中風、心肌梗塞風... 2024.01.03 15:44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早已過了不惑之年,小唐每年都很勤快的做健康檢查,而且每回健檢報告的數據大致都正常,唯有膽固醇總是紅字,遊走在280到290 mg/dl之間。由於身體感覺不出什麼異狀,他都不... 健康 減肥的人可以吃火鍋嗎? 減重名醫:做好1件事盡情... 2024.01.03 15:40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下雨後氣溫跟著遛滑梯,只要天氣稍稍變涼,火鍋店裡就是擠得滿滿都是人,三五好友大多相約到吃到飽火鍋店來個大進補,不管是香辣有味的麻辣鍋、泡菜鍋,或是香醇可口的涮涮鍋、起司鍋、... 健康 醫嚴厲警告「2取暖方式」會要命! 尤其1飲品讓體... 2024.01.03 15:35 太冷了,很多取暖的方式都用上了,棉衣,毛衣,風衣,還有暖暖包,電暖器等各種取暖方法,但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唯獨以下兩種錯誤的取暖行為,有時候會要人命的。這2種方式取暖會要人命1、抽菸取暖抽菸不會使手腳更... 健康 減重168斷食太難? 研究「改這時間內進食」飢餓... 2024.01.03 15:20 間歇性斷食是1種廣泛流行的飲食模式,許多人都會採用此種方法,作為減重和其他健康的效益之用。最近1項由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的大規模實驗,他們將研究聚焦於間歇性斷食這種飲食方式,結果研究人員發現,將... 健康 心肌梗塞「5危險因子」超沉默!專家:年輕人注意 ... 2024.01.03 15:13 這幾天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全台有感,又有心梗猝死不幸消息傳來!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郭志東醫師表示,心肌梗塞大多是突發性的,實際上多數病人是因受到一些刺激而使血壓上升,血管破裂而產生血栓。心肌梗塞... 健康 張誌家43歲猝逝!心肌梗塞年輕化 心臟科醫籲要改... 2024.01.03 15:11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昨天前職棒球星張誌家因為心肌梗塞過世的消息令人震撼,其實,現代生活的快節奏易產生高度壓力,繁忙的工作模式更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生活與飲食習慣改變,心肌梗塞逐漸年... 健康 張誌家猝死前3個月莫名頭痛 出現5大徵兆可能是動... 2024.01.03 15:05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因心肌梗塞而逝世,享年43歲。而張誌家曾在去年九月就發現不舒服症狀,還在臉書上發問:「有沒有醫學常識豐富的朋友能解惑一下,最近常常莫名頭痛,尤其是曬太陽的時候…&he... 健康 你今天吃菜了沒?膳食纖維足夠嗎?幫助改善便秘之外... 2024.01.03 15:00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衛生署建議每人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為25~35g,但研究卻發現,90%以上的國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平均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取量只有15~20g,還不到建議量的2/3,甚至有些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