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26)日談及近期爭議不斷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他表示,在野黨兩度推動修正,第一次就從中央「搬走」4165億元,第二次又再拿走2000多億元,已大幅壓縮中央財政空間,使行政院送交立法院審查的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不得不舉債3000多億元」;若完全按照第二次在野黨修法版本編列,中央未來勢必要舉債5000多億元,並會違反《公債法》舉債上限。
賴清德強調,如果財劃法能建立一套合理的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機制,未來中央仍有能力同時推動國防建設、國家建設、經濟發展與社會照顧。
賴清德舉例,今年颱風來襲造成災情,立法院必須通過相關特別預算,花蓮地方災損與台中非洲豬瘟疫情爆發時,也都需要中央出手協助。他示警,若依照第二次在野黨修正通過的財劃法版本,中央未來在救災上都可能出現困難,更遑論進一步加強對人民的照顧、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國家建設,或提高國防預算保護國家安全。
賴清德批評,立法院在在野黨推動兩次財劃法修法時,明知行政院版本即將送出,卻直接逕付二讀、強行表決,既沒有經過充分討論與社會溝通,也未採納行政院意見,「這樣的版本很難推動,對國家整體發展是不利的」。
賴清德呼籲,行政、立法兩院以及立法院朝野黨團應重新坐下來協商財劃法。他強調,行政院版財劃法已經送到立法院,應交付委員會討論,透過協商訂出一個新的財劃法版本,既能保存中央力量,也能落實地方自治,才是對國家及各縣市人民都有利的作法。若能談出一部「合理的」財劃法,未來不論是常態國防預算或國防特別預算,「都不會有問題」,才能在兼顧國防、安全、建設與民生的前提下,維持國家長遠發展。
責任編輯/周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