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圖/台視新聞
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圖/台視新聞

總統賴清德投書美國《華盛頓郵報》,承諾將提出「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1.25兆台幣)國防特別預算案,以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不過,立法院目前面臨朝小野大局面,這筆預算恐怕無法如願,對此,賴總統喊話,如果要進行和解,也必須要有實力來做,沒有實力後盾的和解,容易淪為投降的最後結果。

賴總統今(26)天上午11點半於總統府大禮堂舉行記者會,進一步說明提升國防預算之內容,首要目標是,2027年之前達成國軍聯戰部隊的高戰備能力,有效嚇阻中國威脅;第二目標是,2033年進一步建成高度強韌、全面嚇阻的防衛戰力;最終的目標再建構可以永久捍衛「民主台灣」的國防戰力。

賴總統指出,明年度國防預算將超過GDP 3%;並且在2030年前達到GDP 5%,為了籌建因應未來戰爭型態的關鍵戰力,國防部已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的規劃,預計在未來8年(2026-2033年),投入1兆2千5百億元的經費,來建構包括:打造「台灣之盾」,建構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先進防空系統;引進高科技及人工智慧,建構高效決策、精準打擊之強韌防衛作戰體系;以及提升國防自主,壯大國防產業,邁向經濟與安全雙贏等,具備三大特色的先進防衛作戰體系。

賴總統表示,行政院將會完備條例審查並函送立法院,並請財政部、主計總處妥適規劃財源,做好財務管理,避免排擠其他預算。

記者會開放媒體提問環節,有媒體詢問賴總統,是否有信心1.25兆台幣的國防特別預算能在立法院闖關?目前明年度總預算在立法院還沒審查通過,政院版的財劃法也可能被藍白退回,國民黨主席鄭麗文上任前亦表態,反對將國防預算增加到GDP的5%,國民黨也認為如果兩岸和解,就不用把錢投資在軍備,未來將如何與朝野立委溝通以獲得支持?

賴總統回應說明,國防特別預算跟中央政府總預算性質上有些不同,中央政府總預算是年度預算,涵蓋各個部會對國家推動的各項建設,希望在野黨能夠迅速交付委員會審查,並對行政院提出必要的監督,讓整個預算能夠迅速通過,國家在推動各項建設、進行各項發展才會順利。

至於國防特別預算,賴總統表示,在面臨中國的威脅,這一筆國防特別預算是「必要投資」,而且是投資在和平,也投資在台灣安全,希望在野黨能夠支持,這一筆預算加上去之後,並沒有達到GDP的5%,政府希望明年能夠達到GDP的3%以上。

而對於國民黨喊話兩岸和解,賴總統回應,如果要進行和解,也必須要有實力來做,沒有實力作為後盾的和解,是沒有辦法保障國家的利益,更何況沒有實力後盾的和解,也容易淪為投降的最後結果,希望在野黨能夠不分立場,對國家安全一定要支持,國家安全、生活方式才有辦法保障,經濟才有辦法持續發展,希望朝野都能夠支持,也敬請社會能夠了解,支持這筆國防預算。

接續,有媒體追問,政府喊出投入1.25兆的高額的國防特別預算,是否是遭美國方面施壓?賴總統表示,「我們絕對不能夠倒果為因或本末倒置,台灣編列這一筆國防特別預算,目的是在保護國家安全,維護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賴總統強調,壓力是來自於中國的併吞,不僅是文攻武嚇或是對台灣的統戰滲透,都有日益增強的情勢,在這種狀況之下,台灣為了要保護本身的安全,也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不得不進行對國家安全跟區域和平穩定的投資。

總統比喻,就好像民眾在家裡裝監視器,絕對不是因為來自鄰居的壓力,而是來自於小偷可能入宅偷竊,為了讓住家更加安全,才會花錢裝置監視器,同樣地,國家編列特別預算提高國防力量,也是因為要防止中國的併吞,並不是來自其他方面,主要的動力更是保護國家安全以及民主自由生活體制,並讓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全。

責任編輯/陳盈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