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淡水半山腰上號稱「全台最大爛尾樓」的建物,今年9月落入法拍,即使底價大降30億元,仍乏人問津,接下來可能將持續流標。同樣地,今年上半年全台法拍市場也轉趨冷清,僅853件成交,創下15年來同期新低。
閒置多年、生活不便... 小坪頂爛尾樓乏人問津
遠看有如積木般方正的樓體,一層層往上堆疊,地下5層、地上28層,坐落於新北淡水半山腰上,顯得格外壯觀。
遠看有如積木般方正的樓體,格外壯觀。圖/非凡新聞不過靠近一看,沒有窗框也看不見門,僅剩骨架及裸露的鋼筋,被外界稱為全台最大爛尾樓,今年9月進入法拍,即使第三拍下修超過30億元,仍乏人問津;第四拍底價約43億元,外界認為流標機率仍偏高。

近看殘破不堪,僅剩骨架及裸露的鋼筋。圖/非凡新聞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表示,「建坪總共快接近2萬坪,這個量體非常的大,而且因為它荒廢許久,即使建商要接手可能也要考量,第一個後續的復工成本,即使復工完後要推案,這個區塊要怎麼推?是不是可能消費者會選擇,淡水新市鎮這個生活機能比較充足的地方。」
雖然價格並未偏離市場,但建物長期鏤空閒置,地理位置不便,加上周邊生活機能不足,未來重新定位與包裝也將面臨挑戰。
「房市反指標」也萎縮 上半年法拍量15年新低
同樣地,整體法拍市場也不樂觀,據內政部統計,全台上半年法拍總件數僅剩853件,創下同期新低,年減超過兩成,對比2009年最高峰,上半年法拍件數曾接近8000件,如今整整只剩十分之一。
2025上半年法拍成屋創新低。圖/非凡新聞供給減少、買方保守 法拍、房貸違約率雙創低
隨著受理代墊業務的銀行數量下降,專家指出,包括估價成數以及買方自備款等條件,都變得更加嚴格,購屋族雖想進場,卻不敢輕易踏足,法拍屋交易量短期內恐將持續走弱。
住商機構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法拍案件處於低檔關鍵,其實在於市場上面,沒有足夠的法拍供給,一般來說只要屋主願意降價,都能夠在市場上獲得出售,或許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相對品質比較好的法拍案件釋出,但短時間來說可能並不容易。」
法拍供給減少,買方態度更為保守;房市低迷、房貸違約率雙雙創低,短期內法拍交易量恐難再提升。
台北/陳明萱、方劭丞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