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彰化縣抽查雞蛋檢出農藥芬普尼代謝物,食藥署今(1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這是歷年首次驗出芬普尼殘留,相關蛋品已全數下架回收。署長姜至剛呼籲民眾依「辨識來源、停止食用、退貨回收」三步驟處理問題蛋,並強調短期食用風險極低,若確定未接觸污染來源,即無健康風險。
食藥署署長姜至剛指出,民眾可依「三步驟」辨識與處理,(一)辨識來源:若蛋殼上印有「I47」(畜牧場代碼)與「045」(洗選場代碼),請立即停止食用;(二)停止食用:日期標示為「2025/10/23、10/27、10/30、11/3」等批次雞蛋,皆應避免食用;(三)退貨回收:已購買上述批次蛋品者,可至原通路退貨,即使僅剩一顆仍可辦理退貨。
在檢驗結果與健康風險部分,姜至剛說明,芬普尼為合法農藥,但雞蛋中的容許殘留上限為0.01ppm,本案檢出值達0.3ppm。根據毒理學評估,60公斤成人須在短時間內食用約100顆蛋才可能出現急性中毒;若為長期暴露,每日連續食用7至8顆才會達到健康風險門檻。他強調,「短期食用風險極低,若民眾仍感不安,可暫停食蛋數日,確定來源安全後再食用。」並重申,「沒有暴露,就沒有風險。」
另外,食藥署確認問題雞蛋未流入校園團膳系統;散裝蛋部分民眾可透過市場設置的QR Code 查詢來源,若顯示「I47」字樣,建議暫停食用。
最後姜至剛表示,自107年至今共檢驗4232件樣品,僅此一例檢出芬普尼,顯示台灣雞蛋整體安全水準仍屬高標準,食藥署將持續與衛福部、農業部及環境部三部會密切合作,針對蛋品來源嚴格監控、逐批檢驗,確保民眾食用安全。
責任編輯/蔡尚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