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科門診中,鼻過敏是最常見的主訴之一。許多家長發現孩子每天早晨起床就開始連打噴嚏、流鼻水,甚至鼻塞到難以入睡,誤以為是感冒反覆不癒。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徐欣健提醒,這些症狀多半不是病毒感染,而是「過敏性鼻炎」所引起。
徐欣健指出,過敏性鼻炎是因免疫系統對環境中常見物質(如塵蟎、灰塵、寵物皮屑、花粉等)過度反應所造成的慢性疾病。與感冒不同的是,感冒通常在一到兩週內痊癒,但過敏性鼻炎可能反覆發作、甚至一年四季困擾不斷。常見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或眼睛搔癢,長期鼻塞的孩子還可能出現「鼻樑橫紋」或「黑眼圈」等特徵。
鼻過敏影響層面很廣
「鼻過敏影響的不只是鼻子,還會波及睡眠、注意力與學習表現。」徐欣健說,長期鼻塞會導致孩子白天精神不濟、注意力下降,甚至影響人際互動。此外,鼻過敏常與氣喘、異位性皮膚炎並存,被稱為「過敏三兄弟」,若未妥善控制,可能增加氣喘發作風險。
診斷上,醫師會依病史與臨床症狀判斷,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如血液檢驗或皮膚點刺試驗,以了解孩子對哪些物質特別敏感。找出過敏原的目的,不僅是確定致敏物,更能協助改善生活環境、減少誘發機會。
環境控制是治療的第一步
治療方面,環境控制是首要步驟。徐欣健建議家長:
1.使用防蟎寢具、定期清洗床單被套,減少塵蟎;
2.保持室內通風、減少菸害與香氛刺激;
3.溫差大時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氣誘發症狀。
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
若症狀仍明顯影響生活,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包括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等。徐欣健強調,類固醇鼻噴劑安全性高、可長期使用,不必過度擔心副作用。
對於症狀嚴重、藥物效果有限的患者,亦可考慮「過敏免疫治療」,透過長期、規律接觸少量過敏原訓練免疫系統,改善過敏體質。
「孩子的鼻過敏需要時間與耐心照顧。」徐欣健提醒,家長應理解孩子的不適、配合醫師治療並持續調整居家環境。雖然鼻過敏難以根治,但透過適當控制與家人支持,孩子仍能自在學習與健康成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為何天熱還是會過敏? 醫揭「意想不到兇手」:戶外活動後務必快洗澡
·換季鼻過敏又發作!醫點名「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夏天最愛1涼拌食材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