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幾乎人人都有過,俗話說:「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其實說錯了,頭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還會造成失能,像是偏頭痛,而腦瘤、腦中風、腦動脈瘤也會造成頭痛,甚至死亡,不可不慎。

根據臨床統計資料顯示,民眾因頭痛求診的常見原因,有從來不曾頭痛,卻突然發生嚴重頭痛,也有病患原本就有頭痛,但是變得比較嚴重,還有病患則是長期頭痛,擔心是腦瘤、腦中風等,就醫希望找出病因。

頭痛發生原因非常廣泛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孟祈指出,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但其實大腦本體沒有痛覺神經,腦子裡不會直接產生疼痛,頭痛是來自於大腦旁邊的腦膜、血管、神經等受到刺激而產生疼痛。

邱孟祈表示,頭痛發生原因非常廣泛,根據病因可以簡單分為原發性頭痛和次發性頭痛,所謂的原發性頭痛就是找不到明確的原因,高達99%以上;而次發性頭痛則是由頭部結構異常、外傷、感染、發炎、藥物、環境刺激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種類遠比原發性頭痛多的更多。

根據國際頭痛學會的定義,頭痛分類可多達14種以上,原發性頭痛包括:「偏頭痛」、「緊縮型頭痛」、「三叉自律神經頭痛」、「其他原發性頭痛疾病」;次發性頭痛包括:「頭部或頸部外傷或傷害頭痛」、「頭部或頸部血管疾患頭痛」、「非血管性顱內疾患頭痛」、「物質或物質戒斷頭痛」、「感染頭痛、體內恆定疾患頭痛」、「頭顱、頸、眼、耳、鼻、鼻竇、牙齒、口腔或其他顏面或頸部結構疾患頭痛或顏面痛」、「精神疾病頭痛」、「疼痛性顱神經病變」、「顱神經疼痛性病變和其他顏面痛」、「其他頭痛疾病」。

原發性頭痛,偏頭痛最常見

原發性頭痛常常會反覆發作,甚至困擾病患一輩子。邱孟祈指出,原發性頭痛中最常見的偏頭痛,就是屬於容易反覆發作,甚至被歸為慢性疾病,病患因痛覺神經迴路的錯亂,頭痛常發生頭部單側或雙側劇痛,疼痛程度較高,並且可能伴隨怕光、怕吵、噁心、嘔吐等症狀。

偏頭痛的特徵是發作前可能會有預兆,如視覺異常、感覺異常或說話困難等,發病時間約在472小時內,患者常見於青壯年,通常具有家族遺傳性,且女性患者比男性更多,可能與荷爾蒙雌激素變化有關。

緊縮型頭痛則是常見的頭痛類型,通常由壓力、疲勞、感冒或不良姿勢引起,症狀表現為頭部兩側的壓迫感或緊繃感,疼痛程度較輕微或中度,不會伴隨噁心、嘔吐,也較少畏光或怕吵;但是持續時間較長,可以是間歇性或持續性,通常與心理壓力和身體疲勞密切相關,如果最近工作壓力比較大,或前一晚沒有睡好或感冒,就容易頭痛發作。

三叉自律神經頭痛以叢集性頭痛最常見,特徵是單側劇烈的頭痛,通常發作於眼眶和顳部周圍,常伴隨同側的眼睛紅、流眼淚、眼皮下垂、鼻塞、流鼻水、出汗、面部潮紅等現象,且在特定時間發作,持續時間較短、約是12個月,但發作時疼痛強度高,常見於年輕男性。

其他原發性頭痛疾病,為臨床上的罕見狀況,像是咳嗽頭痛、運動頭痛、性行為頭痛、雷擊頭痛、冷刺激頭痛、刺戳性頭痛、錢幣狀頭痛、睡眠頭痛、極可能新發生每日持續性頭痛等。

邱孟祈表示,原發性頭痛的治療,通常會使用急性發作期的藥物治療,如止痛藥,或是預防性治療,如抗憂鬱劑、抗癲癇劑、降血壓劑、注射CGRP單株抗體,並且學習緩解頭痛的放鬆技巧,如瑜伽、冥想、深呼吸等,幫助病患放鬆肌肉,減少因緊張和壓力引起的頭痛。

(記者郭岳潭,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滾筒放鬆肌肉、解痠痛!醫曝「5用法」恐害更糟 第1點很多人都犯了
·強化關節,骨科醫說「這樣做」才不會傷膝蓋、髖關節! 小心你的體重可能是隱藏殺手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