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就像「不速之客」,總在半夜嗡嗡打擾你的睡眠。很多人覺得點傳統蚊香煙霧太嗆,於是改用「電蚊香」,看起來乾淨、沒煙,似乎更安全。但真的是這樣嗎?重症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電蚊香≠無害神器,它和傳統蚊香一樣,都隱藏著化學與健康的課題。我們可以從成分、釋放方式、暴露風險等三方面來拆解真相。

1殺蟲劑家族

電蚊香(液體、片狀、墊片式)主要成分多為擬除蟲菊酯(Pyrethroids),這類化學物質能干擾昆蟲神經系統,導致牠們麻痺死亡。例如:

.右旋氯氟氰菊酯(Prallethrin

.氯氟氰菊酯(Transfluthrin

但在密閉環境長期吸入,人類也可能出現:

.眼鼻喉刺激、咳嗽

.頭暈、頭痛

.皮膚過敏反應

(對嬰幼兒、孕婦、寵物影響更需注意,特別是魚和貓對菊酯類很敏感)

室內持續釋放低劑量擬除蟲菊酯,長期暴露與兒童呼吸道症狀增加有關;擬除蟲菊酯會影響哺乳動物神經鈉通道,雖然劑量高於一般使用環境,但慢性累積仍需警惕。

2釋放方式

.傳統蚊香

燃燒時會產生懸浮微粒(PM2.5)、一氧化碳與多環芳香烴(PAHs),這些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的負擔。

.電蚊香

透過加熱釋放有效成分,雖然幾乎沒有明顯煙霧,PM2.5含量較低,但化學成分依然進入空氣並被吸入肺部。所以,「少煙≠無害」。

3暴露的風險

.在密閉空間長時間開啟:室內藥劑濃度會累積

.對於有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嬰兒、孕婦等族群:建議減少使用或選擇物理防蚊

.寵物尤其是貓和觀賞魚:對擬除蟲菊酯高度敏感,可能中毒甚至死亡

安全用電蚊香3原則

1睡前開,睡覺關

電蚊香要「搶先布防」:睡前1-2小時插上電,等藥劑釋放到空氣中,把蚊子逼走。真正入睡時就可以拔掉插頭,避免一整晚吸入化學物質。

2保持通風

記得「小縫隙」很重要!不必把窗戶大開,至少留一點空隙,讓空氣流動,避免藥劑濃度在房間裡積累。

如果房間完全密閉,反而可能造成頭暈、喉嚨乾癢。

3物理防蚊,減少依賴

紗窗×蚊帳=最環保組合。化學產品只是輔助,不是長期依靠的唯一手段。長期依賴電蚊香,兒童、孕婦、寵物(尤其是貓和魚)都可能暴露風險。

總結來說,「電蚊香」雖然比傳統蚊香少了煙霧和PM2.5,但仍然釋放殺蟲劑化學物質,長期吸入同樣存在風險。對一般成年人來說,偶爾、短時間使用問題不大;但若是嬰幼兒、孕婦、呼吸道疾病患者、寵物,就要特別小心。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打蚊子總失敗?達人曝「這1手勢」成功率激升 一次就中不落空
·「DEET、派卡瑞丁、IR3535、防蚊精油」差在哪? 醫揭防蚊液成分與效果比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