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素有「癌王」之稱,即使近年癌症整體治療有長足進步,胰臟癌仍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其五年存活率不到 5%,發生率幾乎等同死亡率。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診斷常落後、復發率高,使得胰臟癌成為極端凶險的癌症選項。
歌手坣娜因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原先坊間謠傳她因紅斑性狼瘡過世,後經媒體與家屬透露,真正死因為胰臟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治醫師梁程超表示,胰臟癌致病原因不明,但有相關研究歸納出某些因素會增加風險,國健署調查顯示,胰臟癌發生率男大於女,與基因及飲食習慣有關。
1.年齡:好發於60歲以上的年長者,也有少數的病人在40歲以下罹患胰臟癌,男性得到胰臟癌的風險高於女性。
2抽菸者:抽菸者罹患胰臟癌機率比常人高出2~3倍;戒菸後需要20年才能將風險降低到與一般人相等。
3.酗酒者:在男性一般的急性及慢性胰臟炎大多為喝酒引起。
4.肥胖者:常攝取高動物脂肪食品且肥胖者,罹患胰臟癌風險較高。
5.糖尿病:如果糖尿病病人平日血糖控制佳,卻突然莫名飆升,要小心可能是胰臟癌的警訊;也要特別留意年過50歲以上血糖突然飆高,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之前也沒有高血糖問題,卻突然得了糖尿病,應盡速到醫院檢查。
6.遺傳基因突變者:有特定遺傳基因突變者,例如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者,罹患乳癌、卵巢癌風險高外,罹患胰臟癌的風險也較高。遺傳基因導致的罹癌風險可高達一般人的30∼40倍。
7.家族史:家庭中有一等親罹患胰臟癌,機率為常人3~4倍。
8. 常接觸化學溶劑工作者:長期在工作中接觸化學藥品的人,罹患胰臟癌風險較高。
box胰臟的位置在哪裡? 胰臟的位置在胃和十二指腸後方,即使每年健檢做超音波,常會受到胃腸道內的腸氣干擾而影響判斷,由於症狀容易與腸胃疾病或背痛混淆,胰臟癌早期難以被發現。若腫瘤長在胰臟「頭部」,因為膽管被阻塞,有些患者會出現茶色尿、皮膚變黃,至醫院檢查,較可能發現胰臟癌,如果腫瘤還不大,還能爭取到開刀的機會。
|
(記者碧翠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全球每5人就有1人得癌症!WHO公布「9種自救方法」降風險 避免陽曬入列
·「什麼症狀都沒有」卻罹癌? 「身體6大意想不到警訊」曝:盜汗、皮膚癢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