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到底該不該睡?科學研究顯示,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它幫助我們思考清晰、減輕壓力、維持血壓穩定,並修復肌肉與組織。然而,究竟每天應睡多少小時,仍有分歧。一些研究指出,每晚睡眠少於7小時或超過9小時,都可能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肥胖症及憂鬱症的風險。
另一方面,最新研究發現,午餐後小睡約1小時的老年人,在數學、記憶、單詞回憶與幾何圖形複製測試中表現更佳,顯示午睡有助於維持認知敏銳度。
不過,有些人即便想午睡,也難以入睡或睡不好。幸運的是,只要稍加練習並採用一些技巧,就能實現理想的午睡效果:午睡實用技巧
1.收起手機
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影響睡眠。睡前將手機放下,或使用睡眠眼罩隔絕光線,有助更快入睡。
2.白噪音與耳塞
突然變化的噪音會打斷睡眠。白噪音或風扇可產生掩蔽效果,耳塞則能降低外界干擾,讓你宛如置身安靜小繭中。
3.冥想放鬆
專注呼吸、身體掃描放鬆緊張部位,或進行引導式冥想,有助拋開煩惱、順利進入睡眠。
4.聞香助眠
薰衣草香氛可改善睡眠品質,醒來時更有精神。可透過香氛蠟燭、香氛瓶或乳霜來使用。
5.堅持規律作息
每天在固定時間午睡與起床,建立身體生理時鐘,能顯著提升睡眠效率。
午睡並非人人都能輕鬆入睡,但只要掌握技巧並養成規律習慣,不僅能改善睡眠品質,也能讓身體與大腦獲得真正休息,精神更加充沛。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趴睡起來視力模糊!醫揭3危害:一堆人嚇壞 青光眼風險飆增
·午睡「超過O分鐘」恐更累,還可能變胖、血糖血壓都變差! 也別剛吃完飯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