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缺藥危機持續擴大,有藥師指出,過去10年僅13款原廠藥退出台灣市場,但今年就至少有7種即將退出,且多為慢性病用藥,包括抗憂鬱藥「百憂解」、化痰藥「氣舒痰液」、降血脂藥「美百樂」,以及高血壓或心衰竭用藥「心達舒錠」,甚至有消息傳出,拜耳生產的阿斯匹靈也宣布退出市場。由於部分藥品市占率高達三到五成,引發慢性病患換藥或缺藥的隱憂。
食藥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得知47項藥品將退出台灣市場。其中25項可由國內所謂的「三同藥品」取代;另有21項具同成分但不同劑型或藥理相同的藥品可替代,還有1項藥廠宣布供應至明年底。
根據食藥署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47項藥品將退出台灣市場。圖/台視新聞擴大缺藥通報! 食藥署:廠商須提前半年告知
食藥署指出,已送出《藥事法》修正草案,未來只要藥廠打算停產或退出市場,必須提前半年通報,以利政府及早因應。
不過,藥師沈采穎提醒,即便有替代藥物,因劑型與劑量的差異,換藥有一定的過渡期甚至是風險,須透過專家學者評估。政府應嚴格把關,落實相關配套措施。
台北/楊祥瑜、許修銘 責任編輯/周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