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地區災後復原持續進行,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這段時間光復國中、國小在無論是軍方還是民間協助下全力清理淤泥,如今人員的辛勞終於有了成果,明(7)日光復鄉的學校將恢復實體上課。

光復國中校長黃建榮表示,目前清除工作已完成九成九,希望在今天可以全面完成環境整理,讓明天可以正常的復課。教育部提供新教材協助補足在洪水中被沖走的書籍,校方也租賃兩輛車接送學生上下學。另有約五名學生暫時安置在外縣市,學校正積極聯繫,希望他們如期回到教室。

清消人員揹著消毒水走在教室走廊,仔細噴灑每個角落。圖/台視新聞

桃園阿嬤出現花蓮光復幫發物資 感動人心

一名來自桃園的阿嬤,穿著紅色背心、戴著口罩與手套在烈日下發放物資。圖/翻攝自Threads@dj.hsuehcc

救災現場也出現溫暖身影,一名來自桃園的阿嬤,凌晨三點臨時起意,與志工一同前往花蓮光復協助救災。她身穿紅色背心、戴著口罩與手套,在烈日下發放物資,溫柔又堅毅的身影成為災區最令人動容的畫面。

災區鏟子超人諧音哏夯 「一休息成無鏟階級」

大批「鏟子超人」湧入災區,相關「諧音哏」成為網友間的趣味話題。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近期花蓮災區湧入大批「鏟子超人」,網路上也出現不少「諧音哏」。有人笑說「平日鏟絕人寰,假日把鏟能最大化」;也有人打趣「一休息就成了無鏟階級」;還有人鏟子一放下就被借走,自嘲「我的遺鏟呢!」

洪水帶來滿滿泥沙,也沖出無數溫暖身影。從教室、家園到街巷,官兵與志工並肩清理,讓光復地區逐漸恢復原貌,成為中秋假期最動人的風景,也讓人看見最無私的力量。

花蓮/陳勁曄、余孟潔、王郁文 責任編輯/周瑾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