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圖/空勤一大三隊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圖/空勤一大三隊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雖因溢流下切,湖水規模大幅縮減,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28)日強調,壩體周邊坡面仍不穩定,持續維持紅色警戒,並公布正式示警警報方式,若有緊急狀況將透過「鳴短音5秒、停5秒、再鳴短音5秒,連續9次」的空防警報提醒民眾撤離。

總協調官賴建信指出,最新空拍結果顯示,壩頂高度已從原本的200公尺降至82公尺;湖區面積也由140公頃縮減至15公頃,蓄水量剩下600萬噸,僅為原來的6.6%。不過,由於壩體周邊坡面持續崩塌不穩,加上集水區仍有降雨匯入,因此紅色警戒不會解除,並持續評估裝設水位計,以加強監測。

賴建信表示,將依最新資訊評估殘餘壩體安全、分析災害風險,並持續更新情境模擬,動態調整警戒與應變機制。一旦有必要,將啟動疏散撤離,降低可能的災害風險。

在傷亡及失聯人數部分,截至今日,災情已造成17人死亡,目前仍有7人失聯。賴建信強調,若堰塞湖出現緊急狀況,將與縣府協同以海嘯空防警報方式發布警訊,屆時會以「鳴短音5秒、停5秒、再鳴短音5秒,連續9次」提醒民眾立即撤離。

責任編輯/周瑾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