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是一種由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播的病毒感染疾病,夏季為好發期,曾被稱作「斷骨熱」或「天狗熱」,因病程迅速且症狀明顯而得名。雖然傳播迅速,但只要透過正確的衛教與預防措施,就能降低感染風險。
登革熱的病因與傳播
中醫師簡浚崴指出,登革熱由登革病毒引起,透過感染蚊子叮咬人類傳播,潛伏期約3~8天。病患可能出現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與關節疼痛、皮疹、噁心、嘔吐及腹痛等症狀。嚴重患者甚至可能出現出血、呼吸困難或器官衰竭,若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
預防方法
- 清除積水繁殖地
蚊子多在積水中繁殖,家中或周圍如花盆、瓶罐、垃圾桶等積水都應定期清理,保持水缸或水池清潔。 - 使用防蚊措施
睡覺時可使用蚊帳,疫情期間或高風險區域可使用蚊香、防蚊液或其他驅蚊產品。 - 穿著適當衣物
穿長袖衣物與長褲,可降低蚊子叮咬機會。
減少蚊子入室
安裝紗窗、紗門並維護完整,避免蚊子入侵室內。

中醫觀點
簡浚崴表示,中醫將登革熱視為瘟疫,病程快速入營血,依不同病程採取不同治療策略:
- 初期:解表清熱,將病毒經肌表引出體外。
- 中期:清熱涼血,緩解血熱造成的不適。
- 後期:健脾滋陰,恢復臟腑功能與免疫力,並針對後遺症酌加中藥。
健康飲食與生活習慣
簡浚崴說明,正確飲食與作息能提升免疫力,加速康復:
- 每日攝取充足水分(約30c.c./公斤體重)
- 補充蛋白質(每日1~1.2克/公斤體重)
- 補充維生素與電解質
- 避免過飽、過勞
- 保持充足睡眠(6~8小時,建議晚上11點前就寢)
- 適度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
簡浚崴提醒,登革熱雖為嚴重疾病,但透過個人與社區的共同防護,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一旦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郊外踏青被蜜蜂螫傷怎麼辦? 急診醫教「緊急處理SOP」
·都是蚊子叮咬感染!屈公病、登革熱哪裡不同? 防疫醫師揭「關鍵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