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半夜急忙抱著發燒的孩子掛急診,焦急地問醫師:「退燒藥吃了怎麼還沒退?」「燒到40度會不會有危險?」其實,大部分孩子發燒並不代表病情嚴重,家長不必過度恐慌。

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洪裕發指出,多數發燒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正常免疫反應,體溫升高能幫助身體對抗病菌。發燒時常見寒顫、手腳冰冷、嘴唇發紫,這些都是常見生理現象,不必驚慌。只要孩子仍有活動力、能吃能喝,就可以先在家觀察。

不過,若出現以下狀況,就要盡快就醫:

*3 個月以下嬰兒發燒

*退燒後仍精神不佳、食慾差

*出現意識不清、抽搐、呼吸急促等危險症狀

至於退燒方式,分為物理與藥物:

洪裕發表示,物理退燒(冰枕、溫水擦拭)只是輔助,讓孩子舒服即可,若不適就要停止,不能取代藥物。

退燒藥物常用乙醯胺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一般建議每 6 小時使用一次,需遵照醫囑,不可同時使用兩種或過量,以免傷害肝腎。

洪裕發提醒,發燒本身不是敵人,亂用退燒藥才危險。家長只要冷靜觀察孩子狀況,並依醫囑用藥,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就醫與副作用。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防疫新戰線!腸病毒A71型捲土重來,疫苗成關鍵保護網
.流感、腸病毒「這3症狀」最不同!醫教分辨 這1病最快半天內就會發燒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