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30歲就邁入了「初老」!在30~40歲這個年齡層,中醫強調「持續耐久力」,必須「滋陰」、「排毒」,潤腸順氣;西醫則建議要護眼保肝,強化腸胃功能。
《中醫觀點》養血補氣、陰陽平衡
現代人比較長壽,30~40歲這個年齡層屬於旺盛的「年輕」時期。中醫師鄒瑋倫表示,假使這個階段已經開始懂得去注重抗老養生,應該要重視的是「滋陰」與「排毒」。
由於30~40歲間,正是成家立業的時期,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多數人除了忙於自己事業外,也要生育餵養小孩,扮演不斷付出的角色,抗衰老的重點應放在養血補氣、陰陽平衡,特別著重在維持五臟六腑的氣血平衡,尤其是肝、脾、腎,都不可忽略。
在飲食方面,鄒瑋倫說,雖然這個年齡層的人會留意吃得比以前少一些,但是,對於「吃到飽」的飲食型態,仍和過去差不多,沒有意識到其新陳代謝與20多歲的顛峰期相較,已經略為變慢了,以為自己仍然很能吃,實際上,卻已出現「胃不納食」現象,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已經不像過去那麼好,身體內累積的「壞東西」也多了。
潤腸順氣好排毒
針對這個人生階段,鄒瑋倫認為,除了應該要「滋陰」,還應藉由「潤腸順氣」來達到「排毒」目的,使腸胃功能維持較好,排尿、排便都如往常一般順暢。不僅要多運動,也應搭配滑腸順氣而非特別滋補的藥膳與茶飲。
此年齡層的人的抗老防病對策,應以「持續耐久力」為重點,鄒瑋倫建議,可食用冬蟲夏草、女貞子、烏龜、鱉、西洋參、芝麻、枸杞子等具滋陰效果的中藥材。
2大抗老防病茶飲
三藥茶∕鄒瑋倫提供材料:烏藥5克、山藥(淮山)15克、三七5克。作法:以500c.c.沸水沖泡藥材,燜泡10分鐘後,當茶飲用,一整天可繼續回沖飲用。可從週一到週五連續飲用五天,週六、日休息停飲。
功效:烏藥能順氣,對胸膈、腸胃、肚腹具理氣之效,對於女性經痛、腸胃蠕動、腸胃脹氣疼痛,都有不錯的排氣效果。山藥可健脾整腸,山藥所含皂?可防癌、抗氧化、抗衰老,能入脾胃及腎經,對脾胃的保養、腎氣的補充有幫助。
補氣養血茶∕吳明珠提供材料:黨參5錢、當歸1錢、茯苓5錢、生薑3錢、茵陳3錢、甘草1.5錢。作法:藥材洗淨,加水1000c.c.大火煮開後,再小火煮30分鐘,即可當茶飲用。
功效:益氣生津、養血補氣,防操勞過度引起口苦、口渴、頭暈、心悸,並可使氣色紅潤,精神飽滿。感冒發燒者禁喝,腹瀉者停服。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營養師推薦6大抗老食物 吃出由內而外的青春力
.越吃越年輕!市場常見抗老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