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而糖尿病、高血壓與肥胖則是主要誘因。國民健康署呼應世界腎臟日,提醒民眾透過運動、均衡飲食、戒菸、謹慎用藥及控制三高等「護腎8招」,降低慢性腎臟病風險。此外,自今年起,30歲以上民眾享有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成健),新增「腎病識能衛教指導」,有助掌握腎臟健康狀況。
成健提示腎功能期別,護腎更安心
根據112年成健資料,約有15%的受檢者存在腎功能異常。其中,高血糖者每10人就有3人異常;高血壓者每5人就有1人異常;若合併三高,異常比例更高達3成。改善三高是預防慢性腎臟病的重要關鍵。
國民健康署提供免費成健服務,30–39歲每5年1次、40–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服務內容新增「腎病識能衛教指導」,由醫師說明腎功能期別、尿蛋白狀況及腎臟相關危險因子(如三高、肥胖、吸菸、不當藥物使用),幫助民眾了解自身腎臟健康,建立預防優於治療的觀念。
掌握護腎8招,健康不求人
均衡飲食:攝取六大類原型食物,避免過油、過鹹、過甜的加工食品。
飲水充足:成人建議每日約2,000 c.c.水,維持腎功能。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控制體重、維持健康。
定期量血壓(722原則):連續7天、每天早晚各量2次,每次量兩遍,取平均值。異常應諮詢醫師。
控制體重:維持BMI在18.5–24 kg/m²,降低三高及腎病風險。
戒菸:吸菸會降低腎臟血流,可透過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尋求協助。
謹慎用藥:避免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止痛藥或來路不明中藥。遇問題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控制三高:遵從醫囑,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延緩腎病發生。
定期健檢與衛教資源,遠離腎病威脅
國民健康署提供專業衛教與醫療照護,針對有腎病風險或腎功能異常者,提供三高控制、戒菸、營養及運動等指導。民眾也可使用「健康九九+網站-慢性病防治館」(https://health99.hpa.gov.tw/theme/6)查詢相關資訊,做好健康管理,降低腎臟疾病風險。
(記者 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長期斷食、兩餐隔太久恐害膽結石!1圖秒辨胃痛or膽結石 營養師教6招避免無膽
·「這些食物」吃多易長結石!1圖速看「腎結石飲食宜忌」 番薯、辣椒、紫葡萄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