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平台YouTube將使用AI技術估算使用者的年齡。圖/台視新聞
影音平台YouTube將使用AI技術估算使用者的年齡。圖/台視新聞

影音平台YouTube將要在美國使用AI技術估算使用者的年齡,並對被判定為未成年的帳號,套用「未成年人保護規範」,避免接觸不適齡的影片或互動,如果發生誤判,用戶可以上傳身分證明、信用卡資料等,進行身分驗證,但這引發AI判定的正確度與資安疑慮。

「AI判定年齡」將拓至全球 YT新政策被疑侵犯隱私

根據美聯社等外媒報導,近期YouTube官方宣布,未來將使用AI技術來估算用戶的年齡,也就是說,即使用戶註冊時填寫已滿18歲,也可能被系統重新判定為未成年。

外媒報導,AI年齡預測機制模型將根據用戶的觀看習慣、互動行為、帳號使用年資等做年齡判斷,若判斷用戶未滿18歲,將套用平台的「未成年人保護規範」,如果用戶認為年齡被「誤判」了,可上傳政府核發的證件或是自拍照、信用卡資料,進行驗證,即可糾正錯誤,否則就會被套用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包含禁止投放個人化廣告、啟用數位健康提醒、以及限制觀看不適齡影片等,此功能將會先在美國地區啟用,未來預計逐步擴展至全球。

YouTube官方表示,此舉是為了打造對年輕用戶更安全、更適齡的使用環境,提交證件是自願的,如果用戶不願意,帳號將保留為「青少年模式」,還是能觀看平台多數安全的內容。

不過,消息一出引發資安相關疑慮,台科大資通安全研究與教學中心主任查士朝指出,拿到比較多的資料,風險自然就會變高,如果只是以AI分析輔助判斷,就不會有額外的資安風險,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在有個資風險和誤判機率的情況下,如何在保護青少年與維護隱私間取得平衡,將成為關注焦點。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