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菜市場內隱藏著台灣富豪嗎?有網友分享,部分市場攤商年收入超過300萬元,比政府機關單位的正副首長還高,引發熱議。根據主計總處資料,112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年營收最高的是「生鮮肉類」攤販,每攤平均約378萬元,但扣除成本後實際利潤約82萬。不過也有攤販直言,最近生意不佳,考慮轉行跑外送。

生鮮肉類攤販112年調查 每攤年營收平均378萬

黃昏市場人聲鼎沸,肉類、蔬菜、水果琳瑯滿目。圖/台視新聞

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部分攤商年收入突破300萬元,直呼比政府機關的正副首長還高,引發熱議。

行政院主計總處112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圖/台視新聞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統計111年7月至112年6月全台攤販經營狀況,其中生鮮肉類攤販年營收平均達378.9萬元,是各類攤商中最高。生鮮蔬菜與水果類年營收也分別超過200萬元,販售小吃、食品及飲料的攤販年營收也超過百萬元。

沒想像中好賺! 扣除成本肉攤年利潤每攤約82.3萬

網友意見不一。圖/台視新聞

對此,網友意見不一,有人分享身邊做市場的朋友都「開雙B」、「沒房貸」;也有人點出,從事市場批發作業,往往得在凌晨2、3點就起床,且扣除成本後利潤有限,像生鮮肉類攤販一年平均淨利約82.3萬元,沒有想像中高。

虎林市場一位蔬果攤販胡小姐表示,若是年輕人、沒有家庭負擔,短時間內賺錢買跑車並不稀奇,但對她來說,養育4個未成年孩子,這份工作只是維持家計的方式。

坦言近期生意不佳 攤販心聲「考慮轉行跑外送」

也有雞肉攤販楊先生坦言,自己根本沒有破百萬的營收,甚至考慮轉行跑外送或到加油站打工。

蔬果攤販胡小姐則補充,丈夫每天凌晨就起床外出批貨,一週唯一的休假日也只能用來補眠。雖然有些攤商收入不錯,但背後往往犧牲的是休閒時間與睡眠品質,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承受這樣的生活方式。

台北/楊祥瑜、甘而棣 責任編輯/周瑾逸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