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知名主持人沈玉琳近日因猛爆性肝炎緊急送醫,引發社會對肝臟健康的高度關注。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其實不只是口號,從中醫與西醫的角度來看,肝臟的健康確實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

中西醫看肝大不同

中醫師黃千瑞指出,在西醫中,當肝臟發炎時,常見的肝功能指數GOTGPT會上升,代表肝細胞受損。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影響整體健康甚至導致肝衰竭。

中醫所說的「肝」不只是器官,更是一個調節全身功能的「臟腑系統」。根據《黃帝內經》:「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也就是說,肝就像軍隊的統帥,負責規劃與指揮,主掌疏泄、情緒調節與血液循環。

肝喜疏達、忌鬱悶:情緒長期壓抑會造成「肝氣鬱結」,可能出現煩躁、頭痛、胸悶、口苦等症狀。

肝氣不調恐影響其他系統:女性常見的月經不調、子宮肌瘤、乳房結節,或甲狀腺異常,都可能與肝氣失調有關。

晚睡真的會傷肝?

黃千瑞表示,大家常聽說:「晚上11點前不睡會傷肝」,這句話其實來自中醫的子午流注理論。雖然真正「肝經」運行時間是凌晨1點至3點,但若能提早休息,讓「膽經」(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也同步獲得調養,對肝膽功能會更有幫助。

中醫認為:「人動則血行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藏」,意思是只有在休息時,肝臟才能真正發揮儲血與修復功能。因此,早睡就是養肝的不二法門。

中醫護肝3大建議:從日常做起!

1. 按摩太衝穴,降肝火好眠眠

太衝穴位於足背,第12趾骨之間的凹陷處,屬於肝經的重要穴位。可用手指指腹按壓2分鐘,有助於疏肝理氣、降肝火、改善頭暈、排便不順等問題。

2. 菊花枸杞茶,紓壓亮眼不疲憊

中醫講「肝開竅於目」,眼睛疲勞代表肝氣失調。現代人長時間盯螢幕、熬夜、情緒緊繃,容易導致眼壓高、乾澀、頭痛等症狀。可每日沖泡一杯菊花枸杞茶,幫助清肝明目、緩解壓力。

3. 絞股藍養肝好幫手,清熱又降脂

被譽為「南方人蔘」的絞股藍,具有清熱、去濕、降脂功效,特別適合熬夜、口苦、口臭、疲倦的溼熱體質者。搭配山楂沖泡,有助於降低血脂,守護肝臟健康。

醫師的小提醒

黃千瑞提醒,養肝最基本的就是「作息正常、情緒穩定、飲食清淡」。若有肝功能異常或不適症狀,仍應盡快尋求中醫或西醫專業協助,切勿自行服藥或忽視症狀。

養肝要從生活小細節開始,調整習慣與情緒,讓肝輕鬆、心也舒暢。現在就為自己與家人打造「亮色人生」,一起肝得健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
別以為老人家人才會貧血,青少年缺鐵恐影響智力和運動發展,小兒醫建議多攝取3食材
.臉色暗沈蠟黃,醫大推「必吃4超級食物」提升氣色! 這1種魚還能改善皮膚乾燥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