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陽光普照,正是享受戶外活動的好時節。然而,伴隨高溫而來的,往往是令人尷尬的「汗臭」問題。無論是通勤搭車、朋友聚會,還是辦公室裡,那股若有似無的異味總讓人如坐針氈。對此,重症醫師黃軒整理科學專家揭開汗臭神秘面紗,提供一套「炸裂級」的應對策略,讓你輕鬆告別夏日「臭」味,找回自信與清爽!
汗臭從何而來? 不只流汗這麼簡單
許多人誤以為,汗臭就是汗水本身的味道。錯!大錯特錯!其實,剛分泌出來的「汗水幾乎是無味」的。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潛伏在我們皮膚上的「細菌」!黃軒說明,我們的皮膚表面佈滿了數不清的微生物,其中某些細菌特別喜歡汗水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當汗水與這些細菌相遇時,細菌會將汗水分解,產生出各種帶有異味的化合物,這就是我們聞到的「汗臭」!

你的腋下如何?
想像一下,你的腋下就是一個微型的「細菌派對」,而汗水就是派對的「自助餐」,細菌們大快朵頤後,就留下了一堆「代謝廢物」,這些廢物就是讓您尷尬的氣味來源。更進一步來說,人體有兩種主要的汗腺:小汗腺(eccrine glands)和大汗腺(apocrine glands)。
.小汗腺
遍布全身,主要分泌清澈、無味的汗水,用於調節體溫。
.大汗腺
則主要分佈在腋下、鼠蹊部等部位,分泌的汗水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
當這些富含養分的汗水與細菌作用,就更容易產生明顯的體味。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全身都流汗,但腋下的味道總是特別濃烈的原因。
(1).jpg)
擺脫汗臭 5招重拾夏日美好
既然我們知道汗臭的來源是細菌與汗水的「共謀」,那麼解決方案自然也要從這兩方面著手。以下提供幾個經科學驗證的有效策略:
1、個人衛生,才是王道
洗淨細菌,切斷「臭」味源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當然就是保持身體清潔。每天洗澡,特別是針對腋下、鼠蹊部等容易出汗的部位,使用抗菌肥皂徹底清潔。這就像是定期清理「細菌派對」的場地,不讓它們有機會大量繁殖。
科學研究指出,規律的皮膚清潔,能有效減少皮膚表面細菌數量,從而降低體味發生的機率(98.3%)。
2、選對衣物
讓皮膚自由呼吸!透氣性差的衣物容易讓汗水滯留在皮膚表面,創造一個溫暖潮濕的環境,簡直是細菌的「天堂」。選擇寬鬆、透氣的天然材質衣物,如棉麻、竹纖維等,能幫助汗水蒸發,保持皮膚乾爽,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運動時,選擇專業的排汗衣物更是明智之舉。

3、制汗劑與止汗劑
對抗汗水,直擊「臭」味核心!這兩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作用原理卻大相徑庭:
.止汗劑 (Antiperspirants):含有鋁鹽等成分,能暫時阻塞汗腺,減少汗水的分泌。當汗水變少,細菌就沒有足夠的「食物」進行分解,自然也就降低了異味的產生。
.制汗劑 (Deodorants):主要作用是抑制細菌生長,或利用香料掩蓋異味。它們並不能減少汗水的排出,但能有效控制異味。
4、飲食調整
從內而外,告別異味!你吃的食物,也可能影響你的體味!某些辛辣、重口味的食物,如大蒜、洋蔥、咖哩,以及紅肉,其代謝產物可能會透過汗水排出,加重體味。適量減少這些食物的攝取,多吃蔬果,補充水分,有助於身體排毒,讓體味更清新
有研究探討了紅肉攝取如何影響體味的吸引力,結果顯示,少吃紅肉可能讓體味更宜人。

5、壓力管理
讓身心都舒暢!你可能不知道,壓力也會讓你「變臭」!當我們感到壓力或焦慮時,體會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刺激大汗腺分泌。這些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汗水,正是細菌的最愛。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如冥想、瑜伽、規律運動等,不僅有益身心健康,也能間接改善體味問題。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水楊酸、果酸擦腋下除狐臭?皮膚科醫師示警「4大風險」:恐更臭 這3種方式才有用
·腋下一直流汗?專家揪「5禍首」:壓力大也中 教你幾招改善尷尬汗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