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間常常聽到患者問:「醫師,我剛換人工關節,是不是沒多久就要再換一次?」其實,只要照顧得好,人工關節可以用上十年、十五年,甚至更久!根據國外研究統計,超過九成五的患者,在手術十五年後人工關節仍運作良好,也就是說,它就像一台用對方法保養的車,一樣能耐用、穩定。

教你4招 延長人工關節壽命

不是只靠醫師手術技術,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陳鈺泓主治醫師強調,更在於你換完之後,怎麼用、怎麼養!

1、控制體重,減少承重壓力

每多1公斤體重,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就多4公斤,所以如果體重沒控制好,即使手術成功,也可能讓關節提早磨損。

▲建議術後定期監測體重,飲食以清淡高纖為主,減少關節負擔。

2、選對運動,動得剛剛好

人工關節不是玻璃,不能不動,但也不能亂動!

▲建議選擇「低衝擊」運動,例如:游泳、騎飛輪、散步,避免爬山、跳躍、激烈球類等高衝擊活動,才能養肌不傷關節。

3、不過度使用,避免重複性耗損

即使換了人工關節,也不能像沒事人一樣搬重物、跑跳如飛。重複性的扭轉動作、上下樓負重,都可能加速磨損。

▲建議日常生活中使用輔具(如手杖、樓梯扶手),長時間行走或久站時記得適時休息。

4、預防感染,比什麼都重要

這是許多患者最容易忽略的!一旦發生「細菌經血液跑到關節」的情況,會導致人工關節感染、鬆脫,甚至需要重做手術。最常見的感染來源包括:尿道感染(尤其是男性攝護腺問題)、牙周病與蛀牙、蜂窩性組織炎、皮膚破損

▲有發燒、關節紅腫、疼痛等現象,一定要立刻就醫處理,避免延誤黃金期。

陳鈺泓提醒,人工關節不是「一次解決終身無憂」,你怎麼生活,決定它能陪你多久。比起擔心壞掉那天何時到來,不如每天都從飲食、運動、姿勢與衛生細節做起,這副「骨本升級版」才能越用越穩、越走越遠!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醫點名「4大NG姿勢」恐害人工關節脫臼! 別翹腳、睡覺最好雙腳平行
·人工關節有使用期限!醫揭「冒2跡象」快就醫 1治療歸還好腳力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