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媒報導,日產汽車正與鴻海洽談合作生產電動車,以挽救瀕臨倒閉的「追濱工廠」,日產最新否認這項傳聞,並宣布將關閉追濱工廠,生產線將轉移至位於九州的另一座工廠。另外根據《日經亞洲》報導,鴻海及其他台灣電動車製造商正準備擴展在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場的電動巴士業務。

日產關兩座國內廠 「核心」追濱廠2027停產

日產汽車社長埃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最新宣布位於日本國內的2座工廠將停產,其中核心據點「追濱工廠」將在2027年度末停產。關於追濱工廠未來的活用方式,埃斯皮諾薩表示,目前正與多家合作夥伴進行協商,但並未進行任何合資企業或委託生產的談判,希望能以不動產出售或其他方式加以活用,間接否認先前將追濱賣給鴻海的傳聞。

駁斥追濱廠賣鴻海 日產:與多家夥伴協商中

根據《日經亞洲》報導,鴻海及其他台灣電動車製造商在政府慷慨補助推動下,正準備擴展在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場的電動巴士業務。報導指出,通過補助案的電動巴士,每輛可獲新台幣530萬元的購車及營運補助,約為電動巴士平均價格的一半,但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情況下,台廠紛紛尋求拓展海外市場,其中,鴻海就傳出考慮向三菱扶桑卡客車有限公司供應車輛。

電動車補助加持 日媒:鴻海等業者布局日本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謝易叡指出,因為台灣的電動巴士的市場比較小,且電動車需要特別再佈置充電樁,加上停車廠改建成本,目前台灣政府並沒有補助在內。今年日本特別布建了100億日元的預算,要來推動以及補助電動巴士,所以這一部分變成是包含鴻海在內的台灣廠商,都極大關注的市場。

除了鴻海外,最早抓住日本市場商機的台灣企業之一,還包括華德動能與日本商社住友商事合作,2022年進入日本市場;另一家台灣公司成運汽車,則於2023年宣布與日本巴士業者兩備控股結盟,雙方正合作銷售電動車;成運汽車也將南美洲、北美洲與歐洲視為重要市場,該公司計畫在台灣邦交國巴拉圭設立一座電動巴士組裝廠,積極拓展國際版圖。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