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街口金科遭查封,街口支付強調不影響用戶權益。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母公司街口金科遭查封,街口支付強調不影響用戶權益。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

全台有681萬用戶的「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公司,以36億元出售4成股權給泰山公司,遭到台北地方法院判決交易無效,須返還交易款,北院執行查封時,街口金科已人去樓空,街口底下5個帳戶也幾乎歸零。對此,街口創辦人胡亦嘉否認有脫產,強調交易平台的金額是100%信託,不會影響消費者跟簽約業者的權益。

泰山經營權演變債權追討 雙方互提告

泰山公司斥資36億元買街口金科4成股權,法院判定交易無效。圖/台視新聞製圖

2年前,泰山公司前董事長詹景超斥資36億,買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科」4成股權,但泰山爆發經營權糾紛,詹景超被提告特別背信罪,北院也認為當時這筆交易無效,泰山公司想根據一審判決結果,討回36億,卻發現街口底下5個帳戶幾乎歸零,強制執行失敗,泰山研擬聲請管收。

北院10日前往街口金融科技公司執行查封,發現辦公室空蕩蕩,大樓一樓的公司標示牌也被臨時抽走,引發用戶及簽約業者緊張,業者趕快收起街口支付的QR CODE,擔心後續收不到款項。

泰山公司追討36億簽約款,大動作公布影像,街口金科被查封時呈現人去樓空的狀態。圖/台視新聞

事實上,街口支付681萬用戶的權益並不受影響,因為所有支付款項都受到100%信託保障。街口創辦人胡亦嘉強調,根本就沒有要脫產,泰山公司是在作秀,電支是獨立的100%信託子公司,沒有人可以去動用用戶的錢。

胡亦嘉強調,並不認同一審判決,靜待二審的法律程序。只是他還是有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非本案律師包盛顥指出,債務人的脫產行為有可能觸犯刑法356條的損害債權罪,最重可以處2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泰山經營權演變成和街口金科之間的的債權追討,這36億雙方都堅持上法院告到底。

※未經判決確定者,應推定為無罪

台北/李若慈、陳冠旻 責任編輯/陳盈真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