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宣布,2週內盤點全國中小學可提供籃球等球具給社區民眾使用情況,提供放學後與假日社區民眾借用。但政策一出引發基層反彈,教育部主秘今(10)日說明,提供給民眾的球具,會由教育部提供經費,學校也不須保管,會是類似「愛心傘」的概念。對此,民進黨立委吳沛憶表態反對「愛心球」政策,認為草率政策實在脫離教育現場太遙遠。
教育部要盤點全國超過3800所的球具器材,開放給社區民眾在課後時間借用,引發基層教師反彈。有校長代表認為,政策方向能理解,但假日沒人上班,誰要來負責器材借用?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也表態反對,表示政策看似以促進全民健康為出發點,卻未充分考量學校的實際運作負擔與資源限制,恐將對教育現場造成嚴重衝擊。
對此,教育部主秘林伯樵說明,提供給民眾的球具,會由教育部提供經費,與學生使用的球具分開,學校也不須保管,會是像「愛心傘」的概念,提供一次性消耗型球類用品,鼓勵學生與社區民眾多運動。
不過,民進黨立委吳沛憶指出,一旦開放校園讓民眾平假日都能來借用球具,一定增加管理維護成本,甚至老師可能要假日值班,一句「這是類愛心傘概念、學校不用負保管責任」,能否在基層落實?實在脫離教育現場太遙遠。
吳沛憶反對借用球具「愛心球」政策,他表示,針對推廣全民運動,已一再要求先從基礎建設「增加場地」做起,教學現場的壓力已經非常沉重,未經審慎思考、對政策目標助益不大的草率政策,請教育部三思而後行。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