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會傷肝!」這句話你一定聽過。每次熬夜加班、追劇、打電動,心裡是不是也有點小小內疚?但,這句話到底是民間傳說,還是真的有科學根據?

科學研究,有沒有直接證明?

重症醫師黃軒指出,目前沒有直接證明「熬夜一定會導致肝臟器質性病變」,比如肝硬化、肝衰竭、肝發炎等,但大量研究確實顯示,如果你長期熬夜:

.長期睡眠不足,你的肝功能指標會異常,這是有關係的(如ALTAST升高)

.長期夜班工作者,他們的肝臟疾病風險,也比白天上班者高,甚至易有脂肪肝

.也有動物實驗發現,打亂生理時鐘的小鼠,肝臟細胞修復能力會下降。

所以,雖然「熬夜直接傷肝」不是絕對因果,但「長期熬夜」確實增加肝臟負擔與慢性疾病風險,這點已經是醫學共識了。所以有慢性病的人,最好不要熬夜過日子!

長期熬夜的標準定義?

1、熬夜頻率:

每週熬夜 ≥ 3 次以上(熬夜指晚上12點後才睡,或大幅偏離正常生理作息)

2、持續時間:

連續持續 3個月以上,即符合「長期熬夜」標準。(有些研究設定更嚴格,例如超過6個月才叫「慢性熬夜」)

3、在職業健康研究(如夜班工人、輪班醫護人員)中:

如果熬夜型輪班持續超過5年,通常被視為「超長期熬夜型工作模式」

熬夜是不是一定會「立刻」傷肝?

黃軒回答:不是。但「長期熬夜」,會讓肝臟失去良好修復的節奏加速身體代謝失調、免疫力下降,間接傷害肝臟健康。

熬一次夜會怎樣?

.好消息是:偶爾熬夜,肝臟有自癒能力,影響有限。

.壞消息是:長期熬夜,肝臟受損會逐步累積,從功能異常到脂肪肝、甚至演變成肝纖維化、肝硬化。

中醫角度:子時養肝理論

在中醫學裡,認為「肝」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子時至丑時)是重點修復時段。《黃帝內經》提到:「肝藏血,血舍於肝。」也就是說,這個時間段人體應該進入熟睡狀態,讓肝臟好好調養血液、排毒與自我修復。所以,中醫認為熬夜破壞了這個自然修復機制,肝功能就會受損。

因此,要保護自己肝臟,盡量晚上11點前睡覺,讓肝臟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長期慢性壓力,最好的養肝藥,就是早睡。

黃軒提醒,你真的是「熬夜傷肝」了,你得到的併發症,不會只是肝臟疾病(脂肪肝),也增加了新陳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罹癌的風險!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5題自測」你是否有報復性熬夜傾向!覺得Me Time很重要就是警訊之一 醫教3招改善
·「今晚早點睡」結果又熬夜?你可能中了這3陷阱 醫教6招戒掉晚睡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