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36特別貢獻獎獲獎名單。圖/翻攝自Facebook@GMAGMF
金曲36特別貢獻獎獲獎名單。圖/翻攝自Facebook@GMAGMF

《第36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6月28日在台北小巨蛋登場,眾所矚目的金曲36入圍名單,今(14)天下午1點公布,其中「特別貢獻獎」由翁孝良、馬兆駿獲得。

大師級製作人翁孝良 張雨生、徐懷鈺傳奇背後「造星者」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表示,翁孝良先生不僅是一流的專業樂手,也是大師級製作人、錄音師、詞曲作者,更是眼光獨到的A&R,他自1960年代以職業樂手身分加入樂壇,自「電星合唱團」時代起,便有國內「第一吉他手」美譽,在他擔任錄音師、製作人時,並以創作人身份寫下〈夢田〉、〈我的未來不是夢〉、〈奉獻〉、〈堆積〉等經典名作。

文化部表示,翁孝良在1990年代,任國際唱片公司總經理,對華語流行音樂的風格轉變有深遠影響,他也是慧眼獨具的伯樂,帶領張雨生、東方快車、陶晶瑩、徐懷鈺等歌手進入樂壇,是傳奇背後的「造星者」,縱觀翁孝良先生的音樂經歷,幾乎涵括了整個流行音樂產業,從上游到下游的各個環節,在不同的角色上都發揮了跨時代的巨大影響力,謹以本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致敬這位始終低調的樂壇巨人。

奠定「校園民歌」風格 馬兆駿創作〈木棉道〉等膾炙人口歌曲

另一位特別貢獻獎得主馬兆駿,文化部表示,馬兆駿先生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重要推手,身兼創作人、製作人與歌手,他在校園民歌時代便展現早慧才華,與創作搭檔洪光達共同完成〈木棉道〉、〈七月涼山〉、〈微風往事〉、〈風中早晨〉、〈季節雨〉、〈散場電影〉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他的創作旋律清新動人、情感細膩真摯,刻畫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也奠定了「校園民歌」類型風格的重要基礎。

文化部指出,其後馬兆駿也跨足音樂製作,擔任劉文正、鳳飛飛、黃鶯鶯等巨星的專輯製作人,並以個人專輯《我要的不多》成為備受喜愛的創作歌手,進入21世紀後,他持續提攜後進、擔任評審,培植新秀不遺力,他的生命歷程不僅映照了華語流行音樂,從清新走向成熟的發展軌跡,更形塑了我們對這個行業的專業認知與美學標準,謹以本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致敬這位創造風格、定義時代的巨匠。

金曲36特別貢獻獎得獎名單。圖/台視

責任編輯/蔡尚晉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