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不可逆的眼疾,唯有及早診斷、正確治療,才能守護視力健康。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部醫師樊文雄指出,白內障診斷無法單靠外觀判斷,需透過專業儀器仔細檢查。
白內障診斷:裂隙燈檢查是關鍵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眼科主任樊文雄指出,診斷白內障需使用裂隙燈顯微鏡檢查,由於水晶體位於瞳孔後方,檢查前須先點散瞳劑放大瞳孔,方便醫師清楚觀察。透過裂隙燈,可以評估水晶體各部位(中央核心、周圍皮質、前囊、後囊)的混濁程度,進一步判斷白內障的嚴重性。
樊文雄比喻,白內障治療就像近視矯正:輕微近視可點藥水減緩惡化,度數高了就要配眼鏡;同理,輕度白內障可用藥物控制,嚴重時就需進行手術更換人工水晶體。
白內障治療:藥物延緩、手術才能根治
白內障初期可使用眼藥水減緩惡化,防止水晶體蛋白變性,但效果因人而異,且可能產生副作用,如眼部刺激、視力模糊、流淚、結膜充血或異物感等。
目前唯一有效根治白內障的方法是手術摘除混濁水晶體並植入人工水晶體。手術時機依個人視力需求而定,一般建議當視力下降至0.3以下時考慮手術,手術時間約20至30分鐘。
樊文雄提醒,「白內障成熟才開刀是錯誤觀念」。因為白內障一旦完全成熟,水晶體會全白,視力極差,甚至可能引發青光眼,手術風險也大幅提高,且恢復效果有限。
白內障手術方式有哪些?
目前主流有兩種手術方式:
1.微創超音波晶體乳化術:
在角膜表面做小切口,將超音波探針伸入眼內,震碎混濁水晶體後吸除,再植入人工水晶體。這是目前最常見、成熟的技術。
2.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
使用飛秒雷射在角膜表面製作精準切口,分離水晶體後,搭配超音波乳化術移除。適合初期或中度白內障,不適合完全成熟的病例。
人工水晶體怎麼選?
人工水晶體功能多元,可依個人需求選擇:
1.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健保給付):恢復原本視力,若術前有近視、散光、老花,術後仍須戴眼鏡矯正。
2.多焦點或功能型人工水晶體(需自費):能同時改善遠距、近距視力,有助脫離眼鏡需求,適合仍需頻繁用眼(如開車、看手機、閱讀)的族群。
功能型水晶體還能具備抗老花、抗藍光、抗紫外線等特色,進一步保護眼睛健康。
白內障手術後 還會復發嗎?
不少患者術後數月或數年後出現視力模糊,擔心白內障「復發」。其實,這是續發性白內障(又稱「二次白內障」),發生率約10~15%。
原因是手術後仍可能殘留水晶體細胞,隨時間增生至後囊,造成混濁。只需進行簡單的雷射後囊切開術(YAG雷射),即可恢復清晰視力,不需再次開刀。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白內障不只找老年人!45歲中壯年近視急速惡化,竟是白內障惹禍
.美驗光協會揭「年輕化白內障5前兆」! 暴露紫外線、愛喝酒者都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