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的媽媽們,想出國旅遊卻不知道該注意哪些事情?除了考慮適合的旅遊孕期,還要注意長途交通和飲食安全的問題。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張瑜芹主治醫師提醒,孕期出遊,並非人人都適合,出國前一定要先請醫師評估自己的狀況是否適合出國,母胎安全才應為首要考量。

適合出國旅遊的孕期什麼時候?

懷孕期間想要出遊,張瑜芹建議,以中期為最佳時機。初期因為孕吐及不適感較強,容易感到疲憊,可能影響旅遊品質;中期身體已經適應懷孕狀態,精神體力都比較好;後期因為肚子變大,行動不便,加上容易疲累,建議以短程旅遊為主,長途旅行不太適合。

.初期(懷孕1-3個月):建議別安排太多行程,以休息、放鬆為主。很多準媽媽這時會有孕吐及疲勞感,最好先讓身體適應懷孕狀態,等到中期再安排旅遊。

.中期(懷孕4-6個月):這是最適合出遊的時期。身體狀況穩定、胃口變好、也比較不容易疲勞。但要注意別選擇太遙遠或路況不好的地方,以免造成身體負擔。

.後期(懷孕7-9個月):這時期最好選擇短程、輕鬆的旅遊行程。因為肚子變大、行動較不方便,也要避免搭乘長途交通工具。建議以2-3小時車程為限,優先考慮住宿品質好的飯店。

不適合出國的孕婦類型?

1、具高風險妊娠病史者:生殖系統相關(子宮外孕史、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手術病史)、胎盤相關併發症(胎盤早期剝離史、胎盤異常)、妊娠併發症(妊娠毒血症、早產史、難產史)、剖腹產史、重度妊娠劇吐、下肢血栓栓塞症病史等。

2、患內科疾病者:心血管系統(先天性/後天性心臟病、含瓣膜性、冠狀動脈疾病)、內分泌代謝(糖尿病、痛風、高脂血症)、血液系統(重度貧血,血紅素 < 9g/dL)、神經系統(腦血管疾病、癲癇)、呼吸系統(氣喘)、其他(嚴重動暈症、重度過敏性疾病)。

3、妊娠期併發症者:曾經被告知患有如尿蛋白、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徵兆、或是妊娠高血壓者,皆不適合搭機去旅行。

懷孕出國限制與注意事項?

張瑜芹強調,懷孕期間應優先考量自身與胎兒的安全,建議非必要情況下避免出國旅遊。如果一定要出國,請務必遵守相關規定並做好充分準備。

懷孕期間出國旅遊需要格外謹慎,因為不同航空公司對於孕婦搭乘飛機都有規定,大多是在懷孕第 32 週之前。出國前必須準備英文版的孕婦診斷證明與預產期證明,同時也要注意當地醫療資源、食物衛生、交通狀況,更要做好旅遊平安保險的規劃。

緊急就醫要準備什麼?

出門旅遊時要先了解當地的醫療資源,張瑜芹建議,先查好目的地附近的婦產科醫院位置和聯絡方式。準備好相關的醫療文件,像是孕婦健康手冊、健保卡、保險資料、醫療病歷,以及必要時的英文版診斷證明,這些都要隨身攜帶。

1、重要文件準備:必須帶好孕婦健康手冊、身分證件、醫療保險卡,如果是國外就醫還要準備英文版的診斷證明和預產期證明,這些文件都要放在隨身包包。

2、醫療資源確認:出發前要先查好當地的婦產科醫院,最好是選擇醫療設備完善的大型醫院。把醫院的地址、電話和到達方式都記下來,萬一有狀況就能立即就醫。

3、隨身藥品攜帶:要攜帶平常在吃的維他命和醫師開的藥物,最好也準備一些常備藥,像是止痛藥和腸胃藥。要記得詢問醫師能吃哪些藥,不要自行服藥。

孕婦出國要帶媽媽手冊嗎?  3大重點一次看

張瑜芹指出,孕婦出國時,媽媽手冊與英文診斷證明都是必要的旅行文件,但是國外醫療院所可能看不懂中文內容,因此除了要帶媽媽手冊之外,還需要準備英文版的診斷證明和預產期證明。這些文件對於搭機、投保和緊急就醫都會用到。

1、媽媽手冊的重要性:媽媽手冊記錄著完整的產檢紀錄和健康狀況,是醫療人員了解孕婦狀況的重要依據。建議可以把重要頁面翻譯成英文,方便國外醫生閱讀。

2、準備英文診斷證明:要請婦產科醫師開立英文版的診斷證明,內容要包含懷孕週數、預產期和目前健康狀況,這份文件在搭機和就醫時都會用到。

3、保險相關文件:除了一般旅遊平安險之外,建議加保醫療險。要特別注意保險內容是否包含孕婦,並把相關文件和理賠電話都帶在身上。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生產要選「自然產or剖腹產」?專科醫分析優缺點 這1種對嬰兒肺功能更好
·懷孕必吃「這1把綠葉菜」補鈣又解便秘!婦產科醫激推 搭配2食物吸收更好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