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有民眾提案連署,要求國高中上課時間延後到早上10點,讓學生有充足睡眠、有益身心健康,該連署也在網上引發熱烈討論,並超過萬人附議。教育部今(13)日回應,表示「不宜貿然推動」。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先前有民眾提案,要求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早上10點到下午4點,提案內容指出,學校應全面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將國高中生上課時間縮短,還可有效改善學生睡眠品質與時間,讓學習效率提升。
如縮減上課時間,可能導致學生無足夠時間學習。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教育部回應,目前學生休息的各類課程與節數、學分數是學校依據課綱進行適當規劃,若縮減學生上課時間由原來的8點左右至10點上課,每天將減少2節課,每週會減少10節課,將造成學生無足夠時間學習課綱所定內容、培養基本素養。
教育部指出,如果延後放學時間,也會影響課間緩衝安排,未必有利於學生獲得適當的休息。另外,也需考量各縣市交通差異、家庭生活作息、家長工作型態及接送需求等,教育部也指出,曾於112年度調查各縣市政府對延後上課的意見,當時所有縣市都主張「維持現狀」,坦言此等重大教育工程尚不宜貿然推動。
針對移除多元課程部分,教育部表示該課程的設置是為了提供學生依興趣與進路探索更多學習機會,培養自主規劃與適性發展的能力,此課程有助學生發展專長並銜接未來升學與職涯,故仍有保留多元課程之必要。
對於學生休息、睡眠改善及促進身心健康部分,教育部近年也祭出多項政策,像是將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融入課程、新增身心調適假、調整校園專業輔導人力、改善通學交通等。
責任編輯/陳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