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將擴大「兒童專責醫師制度」,擬定明年起服務年齡從現行0到3歲延長至0到6歲,並改名為「兒童專責醫師」,新制上路後,受照顧兒童人數將可增加至約100萬人。
國內新生兒數量持續下降,加上預防保健政策推行,兒童生病情況大幅減少,近期甚至出現台大兒童醫院醫護人員比病人還多的狀況。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預防保健是提升兒童健康的關鍵,但不能因此讓台灣沒有兒科醫師。
現行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由基層診所的兒科或家醫科醫師定期為0到3歲幼兒看診,檢視身體發育狀況,並在預防保健、疫苗注射、牙齒塗氟等層面提供協助,也能藉由看診過程檢查是否有受虐情形,成為第一道防線。
少子女化下許多父母都是新手爸媽,缺乏照顧經驗,兒童專責醫師能從醫療角度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執行預防保健,讓醫師看診不一定只能看病,即使罹病兒童減少,兒科醫師仍能在基層發揮所長。
另外,明年「兒科小總額」中,共有123.5億元用於西醫基層,將作為給付專責醫師提供相關服務之用。石崇良也補充,「兒科小總額」除用於難症、重症外,也將用於提高「兒童專責醫師」給付,讓基層醫師能持續發揮專業。
台視新聞/陳酈亭 責任編輯/周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