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太魯閣立霧溪上游的燕子口堰塞湖,整片湖面顏色呈現夢幻湛藍、讓網友歪樓驚呼絕美,專家指出之所以呈現這種「蒂芬妮藍」,是因為太魯閣峽谷岩層主要由大理岩構成,溪水中的微酸會溶解岩石內的碳酸鈣微粒,產生光散射效應。不過景色雖美危機仍在,花蓮秀林鄉長也陪同民有、民樂社區居民撤離。

燕子口堰塞湖。圖/翻攝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臉書

俯瞰花蓮燕子口堰塞湖,宛如一塊藍寶石鑲在峽谷之間,湖面清澈、色澤迷人,「蒂芬妮藍」般的夢幻顏色,引起網友討論,專家也解答,這片湖水的顏色,是因為山崩後,太魯閣峽谷岩層中的大理岩被溪水中的微酸溶解出碳酸鈣顆粒,在陽光照射下產生散射,才讓整片溪水映出淡藍光澤。

同樣呈現藍綠色湖面的,還有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內政部空勤總隊,19號出動直升機,搭載成大防災研究中心與特搜人員,成功在湖面投放日本贈送的「投入式水位計」。作用是穩定監測水位變化,提升堰塞湖預警效率。

空勤在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投放水位計。圖/空勤提供

不過受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紅色警戒仍持續生效。消防人員廣播提醒民眾撤離,雖然湖水目前穩定回流到立霧溪主河道,但就怕天氣因素,會再有變化,下游民眾也不敢掉以輕心。秀林鄉長也親自陪同民有、民樂社區居民返家收拾衣物,警方全程戒護,要求半小時內完成撤離。當地約三百位居民,全部預防性疏散,部分依親避難,另外原本在富世村籃球場,搭帳篷暫住的民眾,也全都撤至收容所。

至於燕子口堰塞湖,除了有大型機具持續進駐,中央前進協調所表示,後續也將等天氣及岩壁穩定後,逐步降低挖掘深度,進行排水工程。

花蓮/陳勁曄、鄭艮祐、王郁文 責任編輯/陳俊宇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