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立霧溪上游的燕子口堰塞湖,淹沒靳珩隧道西口,雖然目前湖水已穩定回流到立霧溪主河道,風險暫時趨緩,但紅色警戒仍未解除。秀林鄉長今(19)天也親自陪同下游居民,緊急回家收拾衣物,趕在雨勢來臨前,撤回收容所。

重型機具進場 持續進行疏導和降挖作業

19日清晨6點半,靳珩隧道內仍有大量水勢不斷湧出,水流自魯丹橋兩側傾瀉而下,場面驚人。林保署觀測發現,立霧溪壩體下方的溢流水量有增加跡象,儘管目前水勢看似趨於穩定,但由於周邊地形仍十分鬆軟,一旦再遇大雨,隨時可能出現變化。

靳珩隧道內有大量水勢不斷湧出。圖/台視新聞

為防範進一步災情,林業保育署已緊急調派重型機具進駐,加緊進行疏導與降挖等防災工程。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則表示,待岩壁穩定後,怪手機具將進入立霧溪堰塞湖區域,展開後續工程作業。

林業保育署已調派重型機具進駐,加緊進行疏導與降挖等防災工程。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下游三百戶居民先疏散 秀林鄉長親陪同

花蓮立霧溪上游的燕子口堰塞湖自17日晚間起開始溢流,湖水從靳珩隧道一路回灌至主河道,由於山區地勢依舊不穩,加上19日又受到東北季風與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中央前進協調所表示,目前工程只能在氣候條件允許時進行;至於下游三百戶居民,也已全數疏散安置妥當。

19日上午9點,秀林鄉長親自陪同民有、民樂兩社區居民返家整理個人物品,警方也全程戒護,居民動作迅速,在屋內收拾衣物與必要用品。

秀林鄉長親自陪同民有、民樂社區居民,返家整理個人物品。圖/台視新聞

富世村長張文盛統計,目前所有居民已預防性撤離,其中8人安置於收容所,其餘約280多人則暫時投靠親友,並指出,目前當地居民已全數撤離,未再發現有人返回,強調將持續與警方合作,加強社區巡邏,確保疏散區域內無人滯留,防止意外發生。

花蓮/陳勁曄、鄭艮祐、王郁文 責任編輯/蔡尚晉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