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堰塞湖溢流,水流湧進太魯閣國家公園「靳珩隧道」。圖/翻攝自公路總局
立霧溪堰塞湖溢流,水流湧進太魯閣國家公園「靳珩隧道」。圖/翻攝自公路總局

花蓮又出現堰塞湖危機!太魯閣山區的立霧溪,因河道阻塞形成新的堰塞湖,令人繃緊神經的是,湖水位快速上升,雖然已出動怪手開挖,但仍緩不濟急,今(18)天凌晨出現溢流,從即時影像「鏡頭君」畫面看到,水流已經漫延湧進太魯閣國家公園「靳珩隧道」,不久後鏡頭君就陣亡中斷。

畫面曝!立霧溪堰塞湖水位高漲 靳珩隧道積水

靳珩隧道受堰塞湖溢流影響出現積水,18號凌晨2點多狀況已經從西口路面,漫延到東側隧道口。圖/翻攝自公路總局

新堰塞湖會突然形成的原因是,台八線靳珩隧道後的公路17號上午西洞口邊坡發生土石崩塌,大量土石滑落阻斷立霧溪,形成了堰塞湖,工程人員一早先發現燕子口步道西段的立霧溪水位上漲,再查看才發現是土石崩塌堵塞河道,立即通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紅色警戒!立霧溪形成堰塞湖 948人強制撤離

工程人員不敢大意,觀察後發現堰塞湖水位,以每小時70公分至1公尺的速度升高,17號下午3點,崩塌壩體及水面高度已經接近公路標高,隨時可能發生溢流或潰決風險,林保署趕緊發布紅色警戒,縣府也發布紅色警戒緊急通報,強制撤離2社區共948人。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指出,如果發生溢堤,粗估水量應該有270噸左右,會在1個小時到2個小時之內完全洩下來,到達台8線太魯閣牌樓旁的「錦文橋」,應該會抬高4-5公尺高度。

錦文橋已經在17號晚間實施封閉,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宣布全區緊急封閉,並要求民眾全數撤離。相關單位正密切掌握現場情況,請民眾切勿擅入封閉範圍或靠近河道觀察,以免發生危險。

花蓮/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