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3)天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的天氣,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嘉義以南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溫方面,東半部高溫約31、32度,西半部高溫33至35度,其中在雙北、雲林、台南及屏東有局部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戶外活動請注意防曬並多補充水分。
中央氣象署指出,穩定的天氣將持續到週六(18日),到了週日(19日)東北季風將增強,迎風面降雨增加、高溫下降,天氣開始出現變化。
氣象署一週天氣預報圖。圖/翻攝自Facebook@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氣象論壇「洩天機教室」說明,最新(12日20時)各國模式模擬顯示,第1波帶有冷空氣的「東北季風」,大致19日起開始南下,迎風轉雨、氣溫漸降;但台灣東南方海面另有熱帶系統移近,在冷、熱兩系統交互作用之下,更添各國模擬的「不確定性」。台灣是否受到颱風直接侵襲?或受到其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秋颱)效應的威脅?雨將怎麼下?氣溫降幾度?各國模式模擬皆持續調整中;妄下定論、亦屬枉然,應繼續觀察。
氣象粉專「林老師氣象站」則說明,此波降溫有3個特徵,第1是入秋後,第一波明顯的降溫,目前評估持續時間約3至5天。第2,屆時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地區白天高溫將從目前的攝氏35度驟降至攝氏25至29度;不過,中南部的白天還是一樣熱,早晚才有涼的感覺。第3最大降幅可達攝氏10度,局部地區會相當有感。
至於,後續是否還會有熱帶擾動或颱風影響台灣,粉專表示,預計10月下旬,菲律賓東方海面可能有熱帶擾動形成並發展,但目前,環境仍在調整,不確定性仍大,需持續追蹤觀察。
空氣品質方面,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顯示,今日環境風場為偏東風,西半部風速稍弱,污染物稍易累積,午後受光化作用影響,臭氧濃度易上升;宜蘭、花東空品區及澎湖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空品區及馬祖、金門為「普通」等級,西半部零星地區可能達橘色提醒等級;高屏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
【參考資料】
氣象署:https://www.cwa.gov.tw/V8/C/
環境部:https://airtw.moenv.gov.tw/
責任編輯/陳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