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行政院今(12)日再度召開「花蓮光復鄉災後復原」記者會,災區總協調官季連成指出,雖然水位探測顯示堰塞湖內淤泥情況嚴重,但並未對下游安全構成威脅,目前河川疏濬進度超前,堤防加固工程也已完成,他進一步表示,解除紅色警戒的四項條件中,已有三項達成,僅剩最後一要件「撤離計畫」。
災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專家自前日已陸續展開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全面性監測,監測結果顯示,目前堰塞湖的蓄水量僅剩約155萬公噸,僅剩原來的1.7%,即使水量全數溢出,不會對下游光復鄉等地區造成威脅,對當地堤防與橋梁結構亦無破壞之虞。
他補充,目前堰塞湖水位已大幅下降,每日仍維持約50萬至100萬噸的穩定出流量;河道疏浚作業進展順利,累計清淤土方量已達9萬公噸,整體工程進度超前;堤防鞏固工程也已完成,不僅將堤高加高至5公尺,更設置三道防線,強化抵禦洪水衝擊。
季連成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的四項條件,目前僅剩「撤離計畫」尚待完成。他表示,撤離計畫已進入最後階段,經由花蓮縣政府、地方居民、三鄉鎮長及中央各部會代表共同審查,內容已擬定完備,接下來只需由縣政府正式核定,便可依計畫啟動執行作業。
此外,季連成表示,目前仍有5位民眾失聯,為強化搜救行動,政府已動員5縣市的特搜隊,並結合軍方特戰部隊與海巡特種人員。他強調,針對這5位失聯者的搜救行動,絕不會輕易放棄。
責任編輯/蔡尚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