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將從停車位、電梯等公共設施切入,也就是說,未來買房如果沒有購買車位,將不必再分攤車道坪數等公設,預估能降低公設達5%,不過專家認為,改革雖然有機會減輕部分購屋族負擔,卻難以對房價造成實質影響。
內政部推「虛坪改革」 劉世芳:遏止高公設比減輕購屋負擔
想要買屋但是看看公設比怎麼一個比一個還要高,為了改善「坪數灌水」問題,內政部正推動「虛坪改革」,並預計提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正草案。
草案內容包括,檢討容積計算方式、重新分配停車空間,以及將一般電梯列為免計容積項目。初步估算,整體公設比有望因此降低約5%。
內政部推「虛坪改革」。圖/台視新聞製圖內政部長劉世芳進一步說明,在住宅空間在扣除避難、救災及機電維生等必要設施後,目前住宅空間中,許多原本屬於免計容積的額度,常被開發商包裝為非必要的娛樂或豪華設施對外銷售,導致高公設比住宅產品充斥市場,無形中墊高了民眾的購屋成本。政府希望透過修法,重建合理的住宅產品規範,降低民眾負擔。
內政部推動修法遏止高公設比,減輕購屋負擔。圖/台視新聞製圖車位移出計算總價不變 專家:房屋單價恐提高
針對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房屋市場研究總監黃舒衛指出,「在車位登記上面,的確會讓沒有買車位的,一般消費者在公設負擔上面可以回歸正常。」換言之,未來若未購買車位,將不再需要負擔車道等相關空間的坪數。
對此,景文科大財經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多數建案的總銷售金額在規劃初期便已設定,即使未來將車位從房價計算中剔除,總價大致不會改變。部分建商雖會將車位作為價格調節工具,但實際上僅是讓房屋單價在換算上提高,整體價格影響有限。
然而,改革仍具正面意義。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長期來看,這類改革確實有其必要性,能讓購屋者的支出更聚焦在實際住宅使用上,也避免建商為了拉高價值,增設過多不必要的公共設施。

車位移出計算總價不變,專家認為房屋單價恐提高。圖/台視新聞製圖
此外,此次改革牽動《建築技術規則》與《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兩項法規。《建築技術規則》修正草案預計於本月底前預告,20天後正式對外公告;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部分,預計於10月底前報送行政院,接續進入立法院審議。
台北/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