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畢業季與關稅衝擊雙重影響,主計總處今(23)日公布8月失業率為 3.45%,不僅連續三個月上升更創下近一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工時不足就業者」在8月突破12萬人,攀上今年高點,顯示不少人雖未失業,卻面臨減班休息的隱性就業困境,反映出關稅影響已逐步滲透勞動市場。
專家直言,接下來9月失業率如果繼續升高,就說明「關稅因素」已大過「畢業季因素」得持續關注。
8月失業率3.45% 工時不足就業者破12萬
自4月起,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對等關稅」政策,不僅對產業帶來衝擊,也波及國內就業市場。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台灣8月失業率升至3.45%,不僅連續三個月攀升,更創下近12個月來新高。
此外,「工時不足就業者」(指每週工時未達35小時,且有意願增加工時的勞工)人數也顯著增加,8月達12.1萬人,較上月增加4000人,同樣刷新今年以來新高。
台灣114年1-8月失業率。圖/台視新聞製圖專家表示,受關稅衝擊而減班休息的員工,雖然不會計入失業人口,但員工可能因工資變動而請辭,廠商恐怕也會因業務緊縮,而資遣員工因此推升失業率。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特別是傳統產業,本身就沒有什麼毛利,無薪假放久了就會出現失業率上揚的狀況。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也指出,減班休息的薪資補貼是否設有上限值得關注,因為雇主仍需負擔勞健保費用,未來雇主團體可能會要求政府補貼這部分支出。
9月失業率應降 主計總處示警關稅衝擊發酵
失業率數字背後有很多複雜因素,不僅台灣失業率上揚,南韓、香港、美國也有升高趨勢。專家表示,這反映出多數國家恐怕同樣受到關稅波及。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解析,依據往年經驗接下來台灣9月的失業率應該要降低,如果繼續升高就說明「關稅因素」已大過「畢業季因素」。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如果說這個失業潮已經過了,就是他還沒有找到工作的話,相當程度反映,這個關稅已經對整個就業市場,產生這個結構性的影響。」
專家直言,未來失業率走勢將是檢視關稅衝擊的重要指標。隨著美國關稅政策持續發酵,台灣就業市場面臨挑戰,後續發展各界保持密切關注。
台北/王孜筠、余苓瑀 責任編輯/蔡尚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