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一名陳姓女子,兩年前透過中國電商平台淘寶購買20包棉花棒,支付新台幣480元,結果商品遭海關銷毀。沒想到近日卻有警方持拘票上門,將她帶回派出所拘留一晚,並要求繳交10萬元罰鍰,讓當事人很錯愕,直呼根本不知道棉花棒屬於醫療器材,不能在網路上隨意購買。
花480元買棉花棒遭海關銷毀 2年後警上門抓人

女子兩年前於淘寶買棉花棒,當時商品已遭海關銷毀,未料近日有警方持拘票上門,將她帶回派出所拘留一晚並繳交10萬元罰鍰。圖/台視新聞台南一名陳姓女子,兩年前在淘寶購買20包棉花棒,花了480元,當時商品已遭海關銷毀。沒想到近日卻有警方持拘票上門,將她帶回派出所拘留一晚,最後還繳交10萬元罰鍰。
女還原狀況! 警強硬喊「拘捕你.不然就通緝」
當事人陳小姐表示,當下警方告知「現在要拘捕你,不然你就會被通緝」,讓她非常錯愕,直言根本不知道棉花棒屬於醫療器材,「在海關已經被沒收了,這不是2年多前的事嗎,為什麼現在才罰?」
消息曝光後,引發不少民眾議論,質疑「買棉花棒被罰10萬,比酒駕還重」,更有人直呼「醫療器材雖然不得網售,但抓買的人實在太誇張」。
醫療器材不得網購跨境輸入,否則將面臨上百萬罰緩。圖/台視新聞實際上,依規定,部分物品例如衛生棉條、眼藥水、耳溫槍、口罩及隱形眼鏡等,都屬於醫療器材,禁止透過網路跨境購買輸入,並且僅能由合法業者販售,否則將面臨罰鍰。
律師李茂增說明,若不具醫療器材商身分,從國外平台購買相關商品,即屬「輸入行為」,可依法處3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這起案例最終,陳女花費480元在淘寶購買棉花棒,不僅商品遭沒收,還被裁罰超過原始商品金額200倍的罰鍰。
台南/黃富祺、陳緗淇、王晨瀧 責任編輯/周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