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上流傳疑似外交部電子公文,在「暗網」兜售,而且文件內容時間多集中於2024年,外交部證實已經主動掌握,部長林佳龍第一時間也指示成立調查小組,釐清文件可能外流的來源、管道及影響範圍,外交部也呼籲這些可疑文件不排除遭變造,切勿任意轉傳或使用,以免觸法。
文件內容多集中在「這一年」 外交部籲:切勿傳閱
外交部日前才爆出共諜案,如今又主動掌握發現,近期疑似有外交部電子公文在「暗網」兜售,震驚各界,但這其實不是外交部公文第一次外洩,去年4月,就有機密文件被放上暗網賣,總共4GB,時間更橫跨2022年到2024年三月,內容包含邦交國關係燈號評估表、駐美代表處電報等。
外交部文件外洩非首例。圖/台視新聞當時外交部表示,這些資料來源不明,恐怕涉及境外變造或偽造,目的是操弄認知作戰,而這回被放上暗網的公文則集中在2024年,來源同樣可疑,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表示,2024年也是台灣的大選,涉及到外交的機密以及國家安全的危機;另名同黨立委也說,內部的行政管理、內部的文件,都是未來外交部可能要檢討的部分。
共諜案後又爆公文外洩疑雲 外交部追查來源
吳釗燮時任外交部長時,核心幕僚何仁傑被檢調查出涉嫌蒐集外交部情資,洩漏我國與友邦接見、經貿合作架構與目標給中國,如今再爆公文外洩疑雲,難道又有共諜?
對此外交部副發言人陳怡君回應,相關疑似外流文件來源可疑,且不排除遭偽造、變造的可能,若經查證部內人員涉及外流或洩密屬實,將移送檢調單位並要求依法嚴辦。
攸關外交機密和國安問題,林佳龍也下令,嚴查嚴辦、絕不寬貸。
台北/黃品寧、馮浩宇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