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案例層出不窮,當中又以網購詐騙與幽靈包裹最多,在警政署打詐儀錶板統計中,在7月被列為受理件數第一名,受理案件數為2786件,且去年民眾相關財損逾14.4億元。審計部也點名交通部,應督請轄管貨運業者。
警方指出這類案件常因證據不足或未符詐欺要件不起訴。圖/台視新聞(資料畫面)根據了解,去年假網拍購物詐欺共發生1.7萬件,財損逾14.4億元,假借郵件包裹招領詐欺案也有370件,財損逾511萬元,因蒐集證據及跨境追查困難,警方獲報後轉知民眾退款退貨,把握時效降低財損,因未實際有損失,非屬刑事案件,檢警無法啟動偵查。
審計部指出,政府未針對相關案件及高風險寄件人建立追蹤及查察機制,現行實務僅能仰賴民眾自行辨識網頁或包裹有無異常,拒收或收件後退貨退款,難遏止類似詐騙案重複發生。
審計部點名交通部,要求督請轄管貨運業者。圖/台視新聞審計部表示,交通部應督請轄管貨運業者,對常遭退貨詐騙包裹的託運人,有無汰除不良託運業者等,避免網購詐騙和幽靈包裹繼續流通。
※詐騙手法日益新,小心上當,有疑慮可撥打165反詐騙諮詢
台視新聞/李承庭 責任編輯/陳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