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許多雙薪父母必須把孩子送到托嬰中心代為照料,不過為了因應兒少照護人力短缺,衛福部社家署預告修法,放寬部分托嬰中心和早療機構人員可採取「先用後訓」的方式,先進用已經滿足學歷的非專業人員,再給予一年期限補訓取得專業資格,如果有特殊情況可再延長一年,目標今年底上路,此舉雖可解決人力燃眉之急,但卻讓家長們對照護能力感到憂心。
現在兒少機構陷入人力短缺危機,因此衛福部決議修法,開放評鑑甲等的托嬰中心跟早療機構,可先進用已滿足學歷的非專業人員,再給予一年期限補訓,取得專業資格,若有特殊情況可再延一年,但也引發部分民眾質疑還未取得專業資格的人員,是否有足夠的照護能力。
而除了研擬放寬人員可「先用後訓」,衛福部也修正保育輔導人員照顧人力比的年齡劃分,其中,以日間人力來看,如果是照護2歲以下的嬰幼兒為1比3,2歲以上則是1比4,並新增了兒少機構夜間人力比,分別是2歲以下1比6、2歲以上則為1比10。另外,出於安全性考量,未來安置機構未滿6歲的兒童,最高也只能安置在3樓。
如今既要補足人力缺口,又得落實專業培訓,恐怕也成為國內兒少照護的一大難題。
台北/陳酈亭、林益新 責任編輯/馮康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