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5月工業及服務業本國籍的正職受僱員工,每個人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5萬0483元,若加上獎金和加班費等,總薪資平均數高達6萬5542元,對此有網友看了之後笑說,是自己拖垮平均值,還有人調侃說,這是用日幣算嗎?專家則表示,這是因為產業間薪資差異大,要看「經常性薪資中位數」,才會比較貼近實際情況。
主計總處5月總薪資平均數65542元 網笑:是用日幣算?
從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數據可看到,總薪資平均數雖高達6萬5542元,但經常性薪資中位數只有3.9萬元,讓不少網友直呼,「這數字是用日幣算的嗎」、「我薪水只有一半,剩下的誰補給我」?
主計總處5月本國籍員工薪資平均高達6萬5千多。圖/台視新聞民眾表示,一般人的薪水沒有那麼高,差不多4、5萬,身邊人薪水最多就5萬,還是有比較高薪的,只是平均下來應該沒有到這麼高,但也有民眾從事運輸業、開車送貨,薪水有可能可以達到6萬標準。
不同產業薪水差異大 專家:看中位數才貼近現實
而如果統計除了本國籍員工,再加上外籍勞工和兼職員工全體一起計算,每個人的經常性薪資平均數是4萬7796元,加上獎金和加班費,總薪資平均數則是6萬1902元。
整體平均員工薪資平均數6萬1千多,略為減少,專家認為要看薪資中位數。圖/台視新聞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提到,總薪資6萬5千多來看的話,當然非常高,而更值得參考的其實是中位數,高科技業以及金融服務業薪資算是兩個最高的,金融服務業去年獲利、相關分紅很不錯。
專家分析,產業之間薪水差異大,加上5月遇到端午節,分紅獎金才推高總薪資的數字,不過一般上班族還是別打擊自己信心,可看「經常性薪資中位數」才更貼近現實狀況!
台北/葉宣婕、饒永忠 責任編輯/張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