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暫緩對等關稅90天,有超過15國向美國提案談判關稅,美國貿易代表宣布,台灣和以色列都被列入首波談判對象。行政院經貿辦公室也證實,我方的經貿談判團隊和美國官員已透過視訊進行意見交換。而我方有哪些籌碼?經濟部長郭智輝率先出牌。

美貿易代表證實 台灣列首波關稅談判名單

台美雙方已展開首輪關稅談判。圖/台視新聞製圖

政院經貿辦12日發布新聞稿證實,已在4/11和美方進行視訊會議,就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等多項經貿議題,進行意見交換,後續將持續協商,建構台美之間更穩固的經貿關係。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也說,要和台灣、以色列就關稅議題展開對談,代表台灣成為美國首波談判對象。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指出,這次談判可以看得出來政府是有所準備的,但是這樣的談判,不是敲鑼打鼓就有用,是我們穩紮穩打,進入第一波談判的時候,對方才會感受到我們的誠意是什麼。

台美之間確定搭上線,在談判桌上有哪些籌碼?經濟部長郭智輝 率先出牌,未來10年要對美提出2千億美元、約台幣6.5兆的鉅額投資,不過在野質疑這是在談判之前就提前「亮出底牌」。

對於質疑聲浪,經濟部長郭智輝反批,「又不是說一定是兩千億,怎麼不能談判呢?這種邏輯是非常糟糕的邏輯,你應該有打過橋牌吧,先有個叫牌,然後再回應,談判就是這樣一個說法。」

美豬牛鬆綁爭取調稅? 立委憂衝擊農漁業

至於美國一向緊盯的「美豬美牛」,視為非關稅貿易障礙,在野陣營關注政府是否有讓步空間?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在談判的過程中會據理力爭。

同時國內府院分頭和產業展開座談,但執政黨立委擔心,農漁民的權益恐怕被忽視,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就直言,都先說半導體而已,漁業都被放在後面。

前景未明,產業界難免人心惶惶,在接下來的談判,政府將持續和美方交涉,確保台灣的利益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

台北/林宸頡、黃偉財 責任編輯/網路中心

正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