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保健食品的進口關稅高達30%,財政部長莊翠雲,昨(27)天透露,未來部分保健食品的進口關稅,將以分年、分階段逐步調降,引發部分本土業者反彈,台灣保健營養食品公會創會理事長陳威仁,直呼不可思議,也憂心會衝擊我國保健食品代工產業,也有民眾好奇,關稅調降後,進口保健食品的價格,是否有機會降價呢?
降關稅、保健品必降價? 藥師公會:不一定
不少人習慣吃保健食品,甚至飛到國外購買,認為價格較低,而現在財政部透露,未來將調降保健食品的進口關稅,政府規劃五年內,台灣保健進口關稅從30%調降至20%,而關稅調降後,進口保健食品是否有機會降價呢?
台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表示,進口保健食品價格結構複雜,即使調降關稅,售價也不一定會調降,例如近年日幣貶值,但日系保健品售價也沒鬆動。
消息一出引發部分國內保健食品業者反彈,台灣保健營養食品公會創會理事長陳威仁指出,台灣保健食品每年銷售額高達1800億元,其中過半數由台灣業者生產製造約1000億元,這樣的比例是受惠於進口保健食品有30%的關稅制度,若放寬關稅條件,簡直是在幫外人打自己國家的製造業。
財政部長莊翠雲則回應,「部分產品可以做,分年分階段的降關稅」。
保健食品將調降關稅 影響國內代工產業?
藥師沈采穎指出,「因為通膨的關係,調降空間比較小,如果能夠調降的話,其實對進口的保健食品,就比較不會有調漲的動作,國內業者也不用過於擔心,如果產品自身品牌價值夠高的話,消費者其實對於品牌的忠誠度還滿高的」。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委託國內製造,而且國內的保健營養食品,不只代工還有原料,萬一降低關稅,對國內產業是有直接衝擊的,進口保健食品研擬調降關稅,民眾只盼未來售價能更平易近人,業者也希望政府能提出配套,保護國內市場。
台北/楊祥瑜、陳建國 責任編輯/蔡尚晉